天安字典

《洪都四景 其二 西山暮雨》

时间: 2025-07-12 00:52:56

诗句

门对西山暮捲帘,雨来江上水痕添。

应须四海均沾足,一洗苍山九夏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52:56

原文展示

门对西山暮捲帘,
雨来江上水痕添。
应须四海均沾足,
一洗苍山九夏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傍晚的雨景:门前对着西山,卷起窗帘,看到江面上因雨而生的水痕。这样的雨水,应该能滋润四海,洗净苍山在炎热的夏季中的烦躁。

注释

  • 门对:指的是窗户,门前对着西山。
  • :傍晚,黄昏时分。
  • 捲帘:卷起帘子,表示诗人想要看外面的景色。
  • 江上水痕:指雨水落在水面上,留下的痕迹。
  • 四海均沾足:希望四海的水都能沾湿。
  • 一洗:洗去,清洗的意思。
  • 苍山:指青翠的山脉。
  • 九夏炎:指炎热的夏季。

典故解析

  • 西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象征远方和家乡。西山可指代西方的山峦,常与黄昏、静谧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 苍山:常常用来形容高大、青翠的山,具有壮阔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雍,明代诗人,以工整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涉及山水、田园等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洪都四景 其二 西山暮雨》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西山暮雨的描绘,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门对西山暮捲帘”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居所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卷帘而望,西山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接着“雨来江上水痕添”描绘了雨水落下所产生的细腻变化,水面上的水痕如同画中细腻的笔触。雨不仅是自然的现象,更象征着滋润与生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

后两句“应须四海均沾足,一洗苍山九夏炎”则流露出诗人对雨水的期望,希望这场雨能润泽四海,洗去炎热的夏日,带来清凉。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将其与人生哲理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构建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门对西山暮捲帘:描绘出诗人所处的环境,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雨来江上水痕添:雨水的到来使得江面上增添了新的景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应须四海均沾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渴望,希望雨水能普及到更广阔的地方。
    • 一洗苍山九夏炎:借助雨水的洗涤,带走夏日的炎热,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滋润生命的元素。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借助雨水的滋润,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西山: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雨水: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江水:代表着流动与变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来江上水痕添”表达了什么? A. 雨水使江面变得平静
    B. 雨水使江面增添了痕迹
    C. 雨水使江水变成了泥水
    D. 雨水没有影响江面

  2. “应须四海均沾足”中的“均”是什么意思? A. 相等
    B. 平均
    C. 一起
    D. 共同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韩雍的《西山暮雨》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自然景象,但韩雍更加注重雨水对环境的影响,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内心的豁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咏诗 其六 晨征听晓鸿 八咏诗 其五 夕行闻夜鹤 八咏诗 其三 岁暮悯衰草 八咏诗 其一 登台望秋月 六忆诗四首 其四 六忆诗四首 其二 六忆诗四首 其一 上巳华光殿诗 酬孔通直逖怀蓬居诗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圣先师 安分守常 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孕期 抚镇 握雾拏云 鹊驾 事到临头 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洛女 殳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窜斥 三框儿的字 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义结金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