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14:58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我在清晨的微寒中努力坐着,来时的心情让人感到早春的悲伤。
悲愁又添了几分,伴随着客人,更加感受到自己逐渐衰老。
桃花的红色映衬着嫩绿,柳树的青色也重新恢复了生机。
望着故乡的方向,心中思念应该还没有停止,四面八方依旧充满了风尘。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著称,内容多涉及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写于杜甫晚年,他流亡在外,心系家国,常常感到孤独与愁苦。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这首诗以清晨为背景,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力疾坐清晓”就传递出一种急切而无奈的心境,清晨的寒意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助。杜甫在此时的心情与早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春天的生机与他的愁苦相互映衬,表现了他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一句,诗人把自己孤独的感受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合在一起,愁苦的心情不仅伴随了他,也伴随着身边的客人。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老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极具人情味。
接下来的“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则转向了春天的生机,桃花与柳叶的描绘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动荡时代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思想和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动荡社会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力疾坐清晓”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心情?
“红入桃花嫩”中“红”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诗中有哪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