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4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46:59
杂赋
陆游 〔宋代〕
海上鱼盐聚,烟中鸡犬声。
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
歛薄民差乐,烽消盗略平。
悠然憩松下,我亦有幽情。
海边的鱼盐聚集在一起,烟雾中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
农民催促着牛去耕作,醉汉骑着驴子在路上行走。
收敛了微薄的民间乐趣,烽火已消,盗贼也平息。
我在松树下悠然自得,心中也有一种幽静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涉及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生于浙江绍兴。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深受民族危机的影响,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风豪放,语言质朴,常以描写自然和人们生活为主。
创作背景:
《杂赋》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在这一背景下,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杂赋》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农村景象。诗的开头,"海上鱼盐聚,烟中鸡犬声",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海边渔盐贸易和乡村生活的喧嚣,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农村的日常景象。接着,"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将农民勤劳的形象和醉汉的悠闲状态并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劳动与休闲的统一。
诗的后半部分,"歛薄民差乐,烽消盗略平",表现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乐趣,烽火消散,盗贼平息,反映了社会治安的良好。最后一句"悠然憩松下,我亦有幽情",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他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们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和对人生幽情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宁静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定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幽情,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哪些声音?
A. 鸟鸣
B. 鸡犬声
C. 风声
"醉叟策驴行"中醉叟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A. 努力工作的人
B. 悠闲自在的人
C. 忧国忧民的人
诗中表达了社会的什么状态?
A. 动乱不安
B. 和平安定
C. 贫困落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