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3:04
一抹斜阳天欲暮,客中惹起相思。
萧萧红叶断肠时。沉吟孤馆,惘惘我情痴。
到此牢愁难遣去,西风吹老杨枝。
古梅岭上著花迟。春光来未,人世有谁知。
一缕斜阳映照着即将黄昏的天空,在客居他乡时让我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在这萧瑟的红叶飘落之时,我的心情如同断肠之痛。独自在寂静的馆舍中沉吟,心中充满迷惘与情痴。
来到这里,忧愁难以驱散,西风吹得老杨树更加苍老。
古梅岭上的梅花绽放得太迟,春光尚未到来,世间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作者介绍:高旭,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尤其擅长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旅途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 客中感怀》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抒情诗,诗人在几笔简练的描绘中,透过自然景象传达出深刻的内心感受。开头的“斜阳”勾勒出即将黄昏的场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客中惹起相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令人感受到一份孤独和无奈。
诗中“萧萧红叶断肠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红叶的凋零不仅是季节的变化,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离别的痛楚。接下来的“沉吟孤馆,惘惘我情痴”则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反思自己的情感,迷惘与痴情交织,愈发显得凄凉。
最后四句从秋冬的景象转向春天的期待,古梅岭上的“花迟”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但又因“春光来未,人世有谁知”而充满无奈,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在此交汇,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渗透了诗人的情感,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浓厚的忧伤情怀。
诗词测试:
“一抹斜阳”中“斜阳”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人际关系
诗中“萧萧红叶断肠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悲伤
D. 安宁
“春光来未,人世有谁知”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C. 对自身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D. 对自然变化的理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