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17
传言玉女 和逃禅生四和
作者:周岸登〔清代〕
昼午熏浓,窈蔼茜窗琼轴。
绣屏围艳,费量珠十斛。
龙涎凤咮,绀唾蛮红生簇。
越瓷清供,佩环争馥。
漫比欢侬,怪荀郎未免俗。
自然风韵,共骚心暗触。
美人香草,步引凌波相逐。
国香遗恨,更调哀曲。
在炎热的午后,浓烈的香气萦绕,装饰着精美窗帘的琼楼。
锦绣的屏风围绕,多少珠宝在这里显得微不足道。
龙涎与凤香,绀色的唾液与鲜红的香气交织成簇。
越国的瓷器清雅地供奉着,佩戴的环饰争相散发芬芳。
与欢快的侍女相比,荀郎的风流似乎显得有些庸俗。
自然而然的风韵,轻轻触动了我内心的骚动。
美人如香草般轻盈,步履间引领着我在波光中追逐。
国香留下的遗憾,愈发调动起我内心的哀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审美情趣,也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传言玉女 和逃禅生四和》是一首充满细腻意象和丰富情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幽静的午后,浓郁的香气和精美的装饰品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更引发了内心的感慨与思索。诗中提到的“荀郎”,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以及对风雅与庸俗的深刻反思。
诗的情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起初是对美好环境的赞美,继而引出人际关系的复杂,最终回归到内心的感受与对往事的怀念。特别是最后一句“国香遗恨,更调哀曲”,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美、风雅、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遗憾展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一种花卉
C. 一种食物
答案:A
“国香遗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遗憾
B. 喜悦与满足
C. 忧虑与恐惧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但《传言玉女》更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与情感的交织。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