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0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5:30
过长安渡
——黄载
重来已过十番秋,更十番秋欲白头。
无限旧时心里事,青山残照水东流。
再次来到长安渡时,已经经历了十个秋天;再过十个秋天,我将白发苍苍。
心中无尽的往事,像青山在夕阳下映照,水流向东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长安”作为古都,常常代表着繁华与往事,诗人通过长安渡的意象,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其诗作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在长安渡重游之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流逝,因而触发了对过往的回忆和感慨。
《过长安渡》通过简单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对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诗人用“重来已过十番秋”来表示自己多次往返于此地,暗示着人生的循环与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更十番秋欲白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受,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对时间的感慨。诗人似乎在预见,如果再过十个秋天,他将白发苍苍,生命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作者提到“无限旧时心里事”,抒发了对过去的思念与困扰,这种心情在“青山残照水东流”的意象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青山与夕阳的结合,既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又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水东流,暗示着时间的不可逆转,使得诗歌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生命的思考,也有对历史、自然的哲理性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诗中提到经历了多少个秋天?
“青山残照水东流”中,“水东流”象征什么?
诗人的心中有什么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其情感更为激昂;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多地体现了家国情怀,展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