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7: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44:10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不障庾公尘,那有刘舆腻。
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
跻攀亦云足,赏适兴犹未。
却呼三翼舟,击汰舞绡翠。
苇蒲纷已扫,奁鉴莹新剂。
持此寿诸公,空缸一沉醉。
这首诗表达的是在西湖游玩的愉悦心情,诗人借西湖的美景和同伴的欢聚,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全诗翻译:
不被庾公的尘世所困扰,哪里有刘舆那样的腻烦?
堂堂正正的七位男士,草木间散发出一股臭味。
攀登游玩虽然乐趣不减,但赏心悦目的兴致依然不够。
呼唤三翼小舟,摇曳着在湖面上舞动的翠鸟。
芦苇和蒲草早已被清扫,镜面般的湖水闪烁着新鲜的光泽。
借着这一场聚会,举杯庆祝,尽情沉醉于这空荡的缸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庾公和刘舆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诗中提及他们,表明诗人对诗歌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八月二十日,正值夏末秋初,西湖景色宜人,诗人与同伴共游西湖,借此抒发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友谊和美景的赞美。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同游玩的快乐。诗的开头,作者首先对尘世的烦扰表示不屑,隐含了对庸俗生活的反感,接着提到草木的臭味,暗示环境的局限。随着诗的展开,诗人与友人们呼唤小舟,描绘了湖面上轻盈的翠鸟,意象生动,充满活力。最后,诗人以举杯祝酒结束,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醉心。全诗用词简洁而意象丰富,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草木一臭味”)、拟人(“击汰舞绡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与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不障庾公尘”中的“庾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七丈夫”指的是: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葛立方的《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以及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