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2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27:06
自乐鱼鸟性,宁求农牧资。
浅深爱岩壑,疏凿尽幽奇。
雨花相助好,莺鸣春草时。
种兰入山翠,引葛上花枝。
风露拆红紫,缘溪复映池。
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蓠。
宛谓武陵洞,潜应造化移。
杖策携烟客,满袖掇芳蕤。
蝴蝶舞留我,仙鸡闲傍篱。
但令黄精熟,不虑韶光迟。
笑指云萝径,樵人那得知。
我乐于和鱼鸟一样自由自在,宁愿不依靠农田和牲畜的资助。
我只是浅浅地爱着山谷,疏通沟壑以探寻幽奇。
借着雨花的滋润,莺鸟在春草中欢鸣。
我在青翠的山间种下兰花,顺着花枝引上葛藤。
风露中绽放的红紫花朵,映照在溪水边的池塘中。
新泉的水香飘渺,石头上引来江蓠。
宛如传说中的武陵洞,似乎是造化的移植。
我带着拐杖,和烟客同行,满袖子都是采来的芳蕤。
蝴蝶飞舞着留住我,仙鸡在篱笆旁悠闲地栖息。
只要黄精成熟,就不担心时光的流逝。
我笑着指向云间的小径,樵夫是如何知道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武陵洞”出自《桃花源记》,代表隐逸和理想的生活环境。诗中提到的“黄精”是中药材,象征着长寿与健康。整个诗歌营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韶州,后迁居长安。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与恬淡的生活理念相结合。钱起的诗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向往田园生活,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表达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开篇便以“自乐鱼鸟性”引入,强调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而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既有生动的细节,也有深刻的情感。在描绘春天的氛围时,诗人通过“雨花”和“莺鸣”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仿佛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诗中“种兰入山翠,引葛上花枝”描写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宛谓武陵洞”的比喻,暗示理想的隐居生活,寄托了对世外桃源式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蝴蝶舞留我,仙鸡闲傍篱”,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通过细腻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由自在、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笔下的“武陵洞”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生活
B. 理想的生活
C. 自然的美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黄精”象征着什么?
A. 繁荣
B. 健康
C. 财富
答案:B
诗人对农牧生活的态度是?
A. 依赖
B. 超脱
C. 忽视
答案:B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