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4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49:29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万山苍翠,双溪流水清澈。
这样的景色,已经符合东山的趣味,更何况现在是江南的秋天。
白露时节,天地间一片肃穆,黄花盛开的门馆显得幽静。
山公惜惜这美丽的景色,愿意为美酒留住时光。
五匹马照耀着池塘,悠扬的琴声催促着酒宴的欢庆。
迎风而立,佩戴孟嘉的帽子,兴致勃勃地乘坐李膺的船。
眺望远方,俯瞰千古,想高歌唱出心中的忧愁。
难道让永和的人独自享受山阴的游乐?
作者介绍: 独孤及,字子恭,唐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涉及山水、田园,表现出隐逸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之际,反映了诗人在美丽的秋天,与友人一同饮酒赏景的愉悦心情,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自然美景与人际交往的乐趣,充满了浓郁的秋意和深厚的友谊。开篇以“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展现出江南秋天的秀丽景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接着,诗人将个人的心境与自然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东山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生的哲理:在繁华与宁静之间,如何选择生活的态度。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时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黄花的幽静与白露的肃穆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诗中提到的“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珍惜,同时也隐含了对友情的重视。
全诗在欢快的氛围中,穿插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则表达了对共赏美景的渴望,既是对友人的召唤,也流露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在于欣赏自然之美、珍惜友情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庆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A. 白露
B. 立秋
C. 冬至
D. 春分
诗中“山公”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与自然
C. 战争
D. 诗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