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39:13
卫骑绝沙漠,关驱过玉门。
云旗梢月窟,辇道属乌孙。
万国森环卫,三灵骇骏奔。
声容同日月,威德被乾坤。
巡狩知无外,蛮戎识至尊。
何当鸣警跸,高会醼昆仑。
这首诗描述了边疆巡逻的卫兵在沙漠中驰骋,经过玉门关。高高的云旗在月光下飘动,豪华的辇道通向乌孙国。各国都环绕在卫国周围,三位神灵在奔跑,声势与日月同辉,威德遍布天地。巡狩的行动不受外界干扰,蛮族和戎族都识得最高的权威。何时才能在昆仑山举行盛大的庆典?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体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期间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借边疆巡逻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思考。
《上之回》通过雄壮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的威严与壮丽。诗的开头以“卫骑绝沙漠”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阔而荒凉的边疆环境,骑兵的奔腾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与防守。接下来的“云旗梢月窟”描绘出在月光下闪烁的旗帜,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感觉,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诗中提到的“万国森环卫”表明了卫国的强大,四周的国家都被其威德所笼罩,展示了一个强盛帝国的气象。而“声容同日月,威德被乾坤”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声势和影响力,仿佛整个天地都在见证着卫国的辉煌。
在最后几句中,“何当鸣警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希望能够在昆仑山举行盛大的庆典,象征着和平与繁荣。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骄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国家的强大与边疆的安全展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未来和平的美好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门”指的是哪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万国森环卫”中的“万国”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云旗”是用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勋的《上之回》与王昌龄的《出塞》均描绘了边塞的场景,但曹勋更侧重于国家的威严,而王昌龄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情感与边疆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