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37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敌人的骑兵在秋天来袭,边关的云气仿佛延绵至万里。
雪像胡人的沙子一样阴暗,冰似汉朝的明月般明亮。
高耸的宫阙仿佛是用银子铸成的,长城像用玉石铸成的城池。
旗帜已经凋零,天子却依旧不知名声。
“胡沙”和“汉月”中的“胡”与“汉”分别代表了外族与汉族的对立。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沦陷与边境动荡的忧虑。
卢照邻,唐代诗人,字景仁,号景山,生于今湖北省。其诗风典雅,擅长描写边塞与战争,常用豪放的语言表现爱国情怀。
《雨雪曲》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边境频繁遭受外族侵扰。诗人通过描写雪与冰的意象,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雨雪曲》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敌骑入侵的描绘,展现出边关的苍凉与无奈。开篇“虏骑三秋入”,直接揭示了外敌的侵扰,接着便描绘出边关的景象,云气弥漫,似乎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压抑感。雪与冰的对比,反映了敌人来袭的阴暗与光明的对立,暗示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敌人手中。高阙与长城的描写,则是对国家象征的强化。最后一句“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更是对统治者无能感到失望和愤懑。整首诗用词精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卢照邻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关的凄凉与国家的危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统治者的不满,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虏骑”的意思是:
A. 背负重任的骑兵
B. 外族的骑兵
C. 友好的骑兵
“节旄零落尽”中的“节旄”指的是:
A. 旗帜
B. 军队
C. 国王
诗人通过“雪似胡沙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绝望
C. 平静
答案:
卢照邻与王之涣的边塞诗相比,卢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战争带来的阴影,而王更倾向于景色的壮丽与壮志豪情。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