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

时间: 2025-04-22 21:47:11

诗句

满眼垂杨照绿波,就中春意延先多。

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47:11

原文展示: 满眼垂杨照绿波,就中春意延先多。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

白话文翻译: 眼前满是垂柳映照在碧绿的水波上,其中春天的气息最先浓郁。不以歌声和乐器来回应这美景,打算在翠漪堂上做些什么呢?

注释:

  • 垂杨:指垂柳,春天的象征。
  • 绿波:指水波,这里形容湖水碧绿。
  • 就中:其中。
  • 春意延先多:春天的气息最先浓郁。
  • 歌管:指歌声和乐器。
  • 拟奈:打算。
  • 翠漪堂:西湖边的一个景点或建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室先生,宋代文学家、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陪同使君游览西湖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正月晦日,即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正值春天初至,万物复苏。文同陪同使君游览西湖,被湖边的春景所吸引,遂作此诗以记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湖春景的美丽。首句“满眼垂杨照绿波”,通过“垂杨”和“绿波”两个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湖边春色的静谧与生机。次句“就中春意延先多”,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在湖边的浓郁。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不以歌声和乐器来回应这美景,而是打算在翠漪堂上静静欣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眼垂杨照绿波”:描绘了湖边垂柳映照在碧绿的水波上的景象,通过视觉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美丽。
  2. “就中春意延先多”: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在湖边的浓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3. “不将歌管酬佳景”:表明作者不打算用歌声和乐器来回应这美景,而是选择以更内敛的方式欣赏。
  4. “拟奈翠漪堂上何”:提出了作者打算在翠漪堂上静静欣赏的设想,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垂杨”和“绿波”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 拟人:“春意延先多”赋予春天以人的特性,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的美丽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西湖边的春景,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垂杨: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活力。
  • 绿波:湖水的象征,代表宁静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杨”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2. 作者不打算用什么来回应美景? A. 歌声 B. 乐器 C. 歌声和乐器 D. 舞蹈
  3. 诗中提到的“翠漪堂”是什么? A. 一个景点 B. 一个建筑 C. 一个乐器 D. 一个节日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作,可以与文同的这首诗进行比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相关查询

临江仙二十首 其九 人和菊 临江仙·俗务相仍何日了 临江仙 秋怀 临江仙·犹记词三十首之八,戊子秋作于般阳 其七 临江仙 临江仙 六一韵 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十一月茶花 临江仙·依蕙风簃步程子大八首韵 其三 临江仙 其一 赠扶风 临江仙·犹记词三十首之八,戊子秋作于般阳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哀策 卜字旁的字 剑拔弩张 义不容辞 曰字旁的字 酸款 采字旁的字 梅花曲 攒沙 光阴荏苒 高抬贵手 靣字旁的字 一天星斗 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暄明 包含移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