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述怀三首》

时间: 2025-08-01 13:51:40

诗句

百指久转食,一身今倦游。

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

傥不尝艰阻,渠能寡悔尤。

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3:51:40

原文展示:

百指久转食,一身今倦游。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傥不尝艰阻,渠能寡悔尤。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

白话文翻译:

十个手指长时间转动食物,现在我已厌倦了游历。事情无非是破罐子破摔,心原本就像虚舟一样漂泊不定。如果不经历艰难险阻,怎么能少些后悔和遗憾呢?虽然笔能说话,但我懒得再去写那些牢骚和忧愁。

注释:

  • 百指:形容手指多,这里指长时间劳作。
  • 转食:转动食物,指劳作。
  • 倦游:厌倦了游历。
  • 堕甑:破罐子破摔,比喻对事情不再抱希望。
  • 虚舟:比喻心境空虚,无所依托。
  • 傥:如果。
  • 艰阻:艰难险阻。
  • 渠:怎么。
  • 寡悔尤:少些后悔和遗憾。
  • 管城:指笔,因笔杆多用竹管制成。
  • 畔牢愁:指牢骚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8),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多写个人生活感受,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述怀三首》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长期劳作和游历的厌倦,以及对世事无常的超然态度。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百指久转食”形象地描绘了长期劳作的情景,而“一身今倦游”则表达了作者对游历的厌倦。中间两句“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则表达了作者不愿再写牢骚和忧愁的决心,显示了一种超脱和淡泊的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首句“百指久转食”:通过“百指”和“转食”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长期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 次句“一身今倦游”: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游历的厌倦,与首句相呼应,形成了对长期劳作和游历的厌倦情绪。
  • 第三句“事无非堕甑”:运用“堕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超然态度,认为事情无非是破罐子破摔,不必过于执着。
  • 第四句“心本是虚舟”:通过“虚舟”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无所依托,显示了一种超脱的心态。
  • 第五句“傥不尝艰阻”:通过假设的语气,表达了作者认为如果不经历艰难险阻,就无法少些后悔和遗憾的观点。
  • 第六句“渠能寡悔尤”:承接上句,进一步强调了经历艰难险阻的重要性,认为这样才能少些后悔和遗憾。
  • 第七句“管城虽解语”:通过“管城”指笔,表达了作者虽然笔能说话,但自己却懒得再去写那些牢骚和忧愁。
  • 第八句“懒赋畔牢愁”:直接表达了作者不愿再写牢骚和忧愁的决心,显示了一种超脱和淡泊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堕甑”比喻对事情不再抱希望,“虚舟”比喻心境空虚,无所依托。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百指久转食,一身今倦游”,“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长期劳作和游历的厌倦,以及对世事无常的超然态度。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百指:形容手指多,这里指长时间劳作。
  • 转食:转动食物,指劳作。
  • 倦游:厌倦了游历。
  • 堕甑:破罐子破摔,比喻对事情不再抱希望。
  • 虚舟:比喻心境空虚,无所依托。
  • 管城:指笔,因笔杆多用竹管制成。
  • 畔牢愁:指牢骚和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指久转食”中的“百指”指的是什么? A. 手指多 B. 长时间劳作 C. 转动食物 D. 厌倦游历

  2. 诗中“事无非堕甑”中的“堕甑”比喻什么? A. 对事情不再抱希望 B. 心境空虚 C. 无所依托 D. 破罐子破摔

  3. 诗中“心本是虚舟”中的“虚舟”比喻什么? A. 对事情不再抱希望 B. 心境空虚 C. 无所依托 D. 破罐子破摔

  4. 诗中“管城虽解语”中的“管城”指的是什么? A. 笔 B. 手指多 C. 转动食物 D. 厌倦游历

答案:1. B 2. D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别业》: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王炎的《述怀三首》与王维的《终南别业》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但王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长期劳作和游历的厌倦,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炎诗集》:收录了王炎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王炎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观梅和陈天予韵 哀陈夫子 菩萨蛮(和赵见独佳人睡起) 归自合肥于四顶山绝湖呈孙仁叔抑之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和方正叔芍药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 和卞养直见示三绝简圣书 和许端夫兄弟二首时端夫出守当涂 卜算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憍的词语有哪些 不适时宜 艸字旁的字 观者如堵 并无二致 比字旁的字 一搭两用 冢茔 米字旁的字 水尾杀 家塾 惊猿脱兔 金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占着茅坑不拉屎 戚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