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时间: 2025-08-10 01:00:05

诗句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00:05

诗词名称: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作者: 灵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年老心闲无外事,
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
林下何曾见一人。


白话文翻译:

年纪大了,心中闲适,没有外界的事务缠扰,
穿着麻衣,坐在草席上也觉得自在。
偶尔相遇,总是说退休生活好,
可是在这林下,怎么见到一个人呢?


注释:

  • 年老:指作者年纪已大,心态悠然。
  • 心闲:心中无事,心情安宁。
  • 麻衣:指穿着简朴的衣服,象征清贫与淡泊。
  • 草座:用草编成的座位,简单而自然。
  • 休官:退休,指辞去官职。
  • 林下:指树林之下,表示一种自然环境。

典故解析:

"东林寺"是指位于浙江省的一座寺庙,因其环境幽静而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诗中提到的"休官",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仕途的看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灵澈,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生活的哲思与隐逸的追求。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年老之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喧嚣的超然。

诗歌鉴赏: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与内心安宁的诗作。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闲适生活,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首句“年老心闲无外事”直接说明了诗人的年龄和心态,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接下来的“麻衣草座亦容身”则通过描写形象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相逢之人总是谈论退休生活的美好,但在幽静的林下却无人可见,暗示了社会的喧嚣与个人内心的孤独。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意象和个人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官场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年老心闲无外事:诗人年老,心中无杂念,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2. 麻衣草座亦容身:穿着麻衣,坐在草席上,显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亲近。
    3. 相逢尽道休官好:与人相遇时,大家都在谈论退休生活的美好,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4. 林下何曾见一人:在这幽静的林中,诗人却感到孤独,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寂寞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年老心闲”与“麻衣草座”,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意象:通过“麻衣”和“草座”展现简朴生活的意象。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并反映出在安静环境中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 麻衣:象征简朴与清贫,代表了诗人对物质的无欲无求。
  • 草座:象征自然与舒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喜爱。
  • 林下:象征幽静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退休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向往
      • B. 反感
      • C. 无所谓
    2. 诗中提到的“麻衣”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清贫
      • C. 时尚
    3. 此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城市
      • B. 自然
      • C.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诗词对比

    • 比较灵澈的作品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但灵澈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相关唐代文学研究文献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轻薄篇二首 夜对雪寄杜使君 送新罗僧归本国 观棋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其二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其三 送人游茆山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送僧归南康 上俞许二判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幽墟 残民害理 珊瑚网 包含艰的词语有哪些 相得益章 乙字旁的字 博士买驴 护国佑民 包含赢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忧惮 幾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大败亏轮 万般无奈 奉呈 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