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5:03
将军铁马高秋出,使者楼船渤海来。
甘雨恰随天诏下,冻云应与地图开。
枯黄背日纷纷落,细绿迎春苒苒回。
怅望山中多病客,坐看乌鹊绕庭梅。
将军骑着铁马在高秋时节出征,前来的是从渤海而来的使者。
甘霖正好随着天子的诏令降临,冰冷的云层也应当与地图一同打开。
枯黄的树叶在阳光下纷纷落下,嫩绿的小草迎接春天的到来。
我怅然望着山中那些多病的客人,静静地看着乌鹊在庭院梅树上盘旋。
“甘雨”与“天诏”结合,表现了天命与自然的和谐。古代中国文化中,雨水被视为天命的象征,通常与丰收、祥和联系在一起。“乌鹊绕庭梅”寓意着吉祥与希望,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景阳,是明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百姓安康的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和内部动乱,诗人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甘雨来象征国家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通过“将军”和“使者”设置了一个战争背景,表现了国家的动荡与不安。接着,诗人转向自然,描述甘雨的来临,象征着天命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阴郁的季节,甘雨的降临仿佛是天子的恩赐,给予人们希望。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枯黄和细绿的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重生。最后,诗人在庭中静坐,目睹乌鹊飞翔的景象,体现了对病痛和不安的思考。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希望与忧虑的交织,情感深邃而真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测试:
“将军铁马”中“铁马”指的是什么?
a) 铁制的马
b) 骑马的将军
c) 战马
d) 以上皆是
诗中“甘雨”象征什么?
a) 丰收与祝福
b) 冷漠与忧愁
c) 战争与痛苦
d) 以上皆是
诗中“怅望山中多病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基的《诏书到日喜雨呈石末公》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动乱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刘基更注重自然与生命的变化,而杜甫则强调了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