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2:35
客里三年恨,归一百虑轻。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
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
我在外漂泊了三年,心中满是怨恨,归来的时候却轻易放下了百般牵挂。夜雨静静地响着,我在这种环境中能安然入睡,但梦里却不知不觉走了多少邮程。荒凉的小路上我手持九节杖,凉爽的窗前我点着二尺长的油灯。我这一生本来就容易满足,除此之外又何必去追求其他呢?
诗中“九节杖”可能源于古代游方者或乞丐们的行走工具,象征着漂泊和艰辛的生活。“三年恨”彰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于漂泊生涯的不满,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孙应时,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情,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在外求学或工作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漂泊生活,心中积聚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起首两句“客里三年恨,归一百虑轻”,道出了长时间的旅途给人带来的沉重思绪,以及回归时的轻松感。中间两句描绘了在夜雨中安然入睡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虽然身处异乡,却依然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宁静。
后两句提到的“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用意象表现出漂泊生活的艰辛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则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漠和对内心满足的追求,展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手法,具备了音乐感和画面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是对漂泊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满足的追求,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年恨”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象征漂泊的生活?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