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56
王禹偁的《和张校书吴县厅前冬日双开牡丹歌》
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
紫烂红繁夸胜异。
寻常人戴满头归,
醉折狂分不为贵。
枝闲叶尽根空培,
人情皆待明年开。
化工自有呼魂术,
霜前唤下琼瑶台。
王母亲将金粉傅,
麻姑齐借霓裳来。
主人盖是神仙才,
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
二姬劝酒谁引满,
长洲懒吏先举杯。
多感同年与攀折,
吟诗欲谢难轻发。
青宫校书方遁迹,
代我作歌如锦拆。
他年吾辈功业成,
与君共作骑鲸客。
你难道没看到,每年三月,千丛花朵绽放得如此娇媚,
紫色的花儿鲜艳,红色的花儿繁盛,胜过其他花卉。
普通人们都带着满头的花归来,
醉心于折花的狂欢,不觉得这是多么珍贵。
枝头空荡荡,叶子都已凋零,根基犹在,但人情都在等待明年再开。
化作花的工匠自有召唤灵魂的技术,
在霜降之前就把琼瑶台的花唤下。
王母亲手将金粉涂抹,
麻姑也借来她的霓裳。
主人恐怕真是个神仙,
否则,这些花儿怎么会来到这里呢?
二姬劝酒,谁来引满酒杯?
长洲的懒官先举起酒杯。
我感慨于同年的人相聚与折花,
吟诗欲谢却难以轻易开口。
青宫的校书早已隐退,
请你替我作首歌,如同锦缎般华美。
等到他年我辈功成名就,
与君共作骑鲸的客人。
王禹偁(1055年-1122年),字子升,号天隐,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冬日,正值牡丹花盛开之时,作者在吴县厅前借景抒情,表达对花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悠闲的生活情趣。
《和张校书吴县厅前冬日双开牡丹歌》是一首描绘冬日牡丹盛开的诗。诗中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交融。诗的开头,作者借助“年年三月千丛媚”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的艳丽与繁盛,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接着,作者通过“寻常人戴满头归”,反映出人们对于花的热爱与追求,表现出一种醉心于生活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化工自有呼魂术”,则暗示着人间的技艺与自然的灵性相结合,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面的描写更是通过王母与麻姑的典故,提升了诗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氛围。最后,作者以“骑鲸客”作为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理想,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由与梦想的精神。
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王禹偁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视角。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在繁华与沉寂之间,个体的追求与梦想是永恒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化工自有呼魂术”指的是什么?
A. 花的美丽
B. 花匠的技艺
C. 牡丹的香气
D. 春天的到来
“骑鲸客”一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逍遥自在
C. 追求爱情
D. 追求权力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惜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