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9:36
题大着肚并引 其一
作者:周紫芝 〔宋代〕
平生颇笑王会稽,
坦腹惊动郗家儿。
暮年羞涩为怀祖,
计较毫末如儿痴。
嵚更诮周郎鄙,
自说空洞终何为。
达人大观无不可,
无盐未必非西施。
了知倚杖清言者,
外示夷旷中难窥。
不如此老身如寄,
万事模棱真得计。
掉臂行歌眼看天,
拥膝长吟腹垂地。
羞遣家奴捧玉环,
肯为门生作经笥。
白肥如瓠君莫轻,
终年贮酒真酒罂。
结喉道士倘复见,
敢托石鼎讥彭亨。
我一生常常嘲笑王会稽,
他那肚子让郗家孩子惊恐。
到了晚年我为怀念祖先而感到羞涩,
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像小孩子一样傻。
嵚山更加嘲笑周郎的卑鄙,
他自己说空洞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达观的人对一切都无所谓,
没有盐的东西未必就不是西施。
我知道,倚杖发言的人,
表面上看起来宽广,实际上难以窥测。
不如我这老身体如同寄居,
万事都模糊不清,确实得到了应有的结果。
我掉臂而行,唱着歌仰望天空,
抱膝长吟,肚子垂到地面。
我羞于让家奴捧着玉环,
也不愿意为门生做经书的盒子。
白胖如瓠的你可别轻视,
整年贮存酒的确是酒罂。
若是结喉的道士再见到,
敢托石鼎来讥讽彭亨。
周紫芝,字子美,号绮窗,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其作品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周紫芝晚年,表现了他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世俗的嘲讽,反映了他对老年的感慨和对过往成就的审视。
这首诗通过周紫芝个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开头部分提到对王会稽的嘲笑,似乎是对名士的轻蔑,随后转向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羞涩。诗中多次出现对比,如“无盐未必非西施”,在嘲笑世俗的同时,也给予了深刻的思考,指出外表的美丽并不代表内在的价值。
诗中描绘了诗人晚年时的闲适生活,虽然表面上看似轻松,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计较。通过对“家奴”和“门生”的态度,表现了对名利的淡然与超脱,表达了对物质的无所谓。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人生哲学。
(以下省略,依次解析每句)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丰富与外在的淡然,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反思。
诗中提到的“王会稽”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无盐未必非西施”这句诗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答案:1.A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