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24
宿蒋山
作者:周紫芝
薄游践初心,寓宿便晚静。
山空秋有声,人寂夜更永。
华鲸催晓色,有客动深省。
焚香礼大士,杖策上危岭。
黄金明窣堵,妙音生佛境。
眼穷天无尽,地转江万顷。
缅怀梁武帝,问法昔造请。
识师鸟巢中,道契言自领。
会令天龙宫,金碧粲绝顶。
我来脩法供,汲水具乳茗。
愿同桑下留,览胜毕馀景。
还从天际归,悠然理烟艇。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蒋山的所见所感。作者初游此地,心中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初心,夜晚在山中住宿,环境静谧。秋天的山中一片空旷,只有空灵的声音回响,夜晚更加悠长寂静。清晨,华丽的曙光催促着日出,客人们在此刻思考人生。作者焚香礼佛,手持拐杖走上陡峭的山岭,仿佛走入如金色的佛国,听到佛音环绕。眼望无边的天空,地面江水浩渺。作者回忆起梁武帝曾经的法案,感慨于历史的沧桑。在鸟巢中与大师交谈,领悟到真理。最终,想到天龙宫的金碧辉煌,心中感慨万千。诗人来到此地修行,准备取水泡茶,愿与友人在桑树下长留,共同欣赏美景。最后,依依不舍归去,悠然自得地驾舟归家。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仲华,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周紫芝晚年时,他在蒋山游玩,受到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启发,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及宗教的深刻思考。
《宿蒋山》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周紫芝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他在初秋的夜晚,感受到了山中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诗中多次提到对佛教的敬仰,表现了他在大自然中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以清晨的光景为引,描绘了从夜晚到清晨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断进程与思考,最终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道理的领悟,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内心的寄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宗教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的“薄游”指的是:
A. 轻松的游览
B. 严肃的旅行
C. 繁忙的行程
D. 远途的跋涉
“焚香礼大士”中“大士”指的是:
A. 高人
B. 大佛
C. 名士
D. 学者
诗中提到的“梁武帝”以什么著称?
A. 仁爱
B. 信佛
C. 文才
D. 武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