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0:07
苦雨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润础才晴又汗,湿薪未爆先烟。
壮夫往往言病,病叟岑岑且眠。
这场雨刚刚停,地面湿润,人物出汗;湿透的柴火还未点燃,就已经冒起了烟。壮汉们常常说自己生病,而病重的老人却在安静地沉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描写雨后的状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天气的敏感和对人生命状态的思考。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写乡村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范成大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 《苦雨》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辛,诗中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和人们的状态,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苦雨》是一首描写雨后情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的紧密联系。诗的开头“润础才晴又汗”以直接的画面呈现了雨后湿润的地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而随之而来的“湿薪未爆先烟”则呈现出一种沉闷的氛围,湿柴火难以点燃,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壮夫往往言病,病叟岑岑且眠”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壮汉们口中常常提及病痛,显示出年轻力壮却难以承受生活重负的人生无奈;而病重的老人却能在这种困境中找到一丝安宁,静静入睡,似乎在逃避现实的苦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现了人在自然与生活压力下的脆弱与无奈,同时隐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不仅具有自然景象的美感,也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安宁与对生活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雨水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但在这首诗中,它更多地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人们的苦闷。湿薪则是对生活阻碍的直接象征,表现出人们在逆境中挣扎的状态。
诗词测试:
《苦雨》的作者是?
A. 杜甫
B. 范成大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湿薪未爆先烟”,这句的意思是?
A. 柴火已经点燃
B. 柴火湿透了难以点燃
C. 柴火燃烧得很旺
D. 柴火冒烟了
诗中描绘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苦雨》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在描写雨的情景上有相似之处,但《春夜喜雨》更多展现了雨的滋润与生机,而《苦雨》则侧重于生活的困苦与无奈,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