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36
新霜脱衰叶,寒日下疏蓬。
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
桥通越谿水,帆带剡川风。
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
新霜已落,衰败的树叶纷纷脱落。寒冷的太阳照耀着稀疏的蓬草。
岸边细小的轮廓似乎已隐没在水中,波平如镜,辽阔得像天空一样。
桥延伸到越溪的水面,帆船迎着剡川的风行驶。
不知何处传来箫声和鼓声,隐约在那丛林的祠堂中。
作者介绍:夏竦,字子羽,号懋庵,南宋时期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
《鉴湖晚望》是一首描写秋冬交替时节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湖边的秋冬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开头两句以“新霜”和“寒日”引入,描绘了初冬的寒冷和萧瑟,衰败的树叶和稀疏的蓬草映衬出自然界的苍凉。接下来的“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则通过对岸边和水面的细致观察,表现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两句“桥通越谿水,帆带剡川风”,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桥和帆船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游历和探索的乐趣。最后一句“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则以音乐的隐约传来,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渗透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纷扰的逃避之情。
诗词测试:
诗中“新霜脱衰叶”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帆带剡川风”意味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丛祠杳霭中”给人什么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都是描绘山水自然的诗,但夏竦的作品更强调孤独与空灵,而王维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