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4:44
乌夜啼
董纪 〔明代〕
青桐月仄乌夜啼,
银河倒转红楼西。
虫声唧唧在四壁,
麝兰烟袅金狻猊。
碧纱盈盈风暗起,
银缸吐花十分喜。
试将鸳锦计短长,
恰好裁为合欢被。
合欢被,缝不成。
金斗无温剪刀冷,
细意熨帖难为平。
沉吟停素手,相思情转多。
看罢回文字,粉泪湿香罗。
青桐树下的月光斜照,夜晚的乌鸦悲鸣不已。银河的水波倒映在红楼的西边。虫鸣声在四壁环绕,麝香与兰烟缭绕,犹如金狻猊般轻柔。轻纱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银缸中花朵盛开,令人心喜。试图用鸳鸯锦缎来计算裁剪的长短,正好裁作一条合欢被。但合欢被却缝不成,金刀无温,剪刀冷,细心熨帖却难以平整。沉吟间停下素手,相思之情愈加浓烈。看完这些文字,粉泪湿透了香罗。
作者介绍:董纪,明代诗人,其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而蕴含深意。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明代,社会动荡及人心浮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开篇便以“青桐月仄乌夜啼”引入,月光下的乌鸦哀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似乎在诉说内心的愁苦。接着,银河的倒影和虫声的细腻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思绪的夜晚。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试将鸳锦计短长”表现了对爱情的追求与理想,但最终却因“合欢被,缝不成”而感到无奈,暗示了爱情的艰难与不易。最后的“粉泪湿香罗”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思念的苦涩与无奈。
整个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爱情的深刻体悟,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的主题围绕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人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桐月仄乌夜啼”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欢乐
B. 凄凉
C. 宁静
“合欢被,缝不成”中“缝不成”指的是什么?
A. 缝制失败
B. 缝得很好
C. 意外成功
诗人通过“金斗无温剪刀冷”想表达什么情感?
A. 热情
B. 冷淡
C. 开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