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正觉长老同游蒋山》

时间: 2025-05-07 18:07:40

诗句

宝公何似赞公房,好句还追铁凤翔。

金明妙高惊地胜,木犀清远送天香。

明年蜡屐谁犹健,昨日登楼我尚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7:40

原文展示

宝公何似赞公房,好句还追铁凤翔。
金明妙高惊地胜,木犀清远送天香。
明年蜡屐谁犹健,昨日登楼我尚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与正觉长老游览蒋山的情景,诗人感慨万千。他用“宝公”与“赞公”来比较,认为赞公的诗句似乎更胜一筹,像铁凤一样翱翔。接着,他提到金明的才华与木犀的芬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受。最后,诗人自问明年自己是否还能如此健朗,回忆起昨日登楼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

注释

  • 宝公:指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 赞公:指赞美与推崇的人。
  • 铁凤:形容诗句如神鸟一般高飞,意指高超的才华。
  • 金明:可能是指某位文学家或诗人,赞美其才华。
  • 木犀:木犀花,花香清远,寓意高洁。
  • 蜡屐:一种木制的鞋子,古人常用,象征行动与活力。
  • 登楼:指登高望远,寓意诗人的志向与胸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铨,字子华,号紫阳,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游山玩水的经历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与正觉长老游览蒋山之际,诗人通过游历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无常,借以表达自己对友情、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山的经历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正觉长老的深厚情谊与共游的乐趣。诗中通过丰富的比喻与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首句中“宝公何似赞公房”,不仅表达了对赞公创作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当下创作氛围的思考。随后的“金明妙高惊地胜”与“木犀清远送天香”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气息结合,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最后两句则引发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生命力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比较“宝公”与“赞公”,赞美后者的才华,暗示自身的自谦。
    • 第二联:通过金明的才华与木犀的清香,展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
    • 第三联:自问明年是否还能保持活力,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铁凤,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联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通过与友人的游历,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铁凤、木犀,象征自由与清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时间意象:蜡屐、登楼,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公”与“赞公”分别象征什么?

    • A) 诗人与朋友
    • B)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C) 自然与人文
  2. “金明妙高惊地胜”中的“金明”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位诗人
    • C) 一种景象
  3. 诗人通过“蜡屐”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闲适
    • B) 诗人的活力
    • C) 诗人的年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水诗多表现隐逸生活,而胡铨的诗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龟堂独酌二首 其一 屏迹 旅游二首 其一 出东城并江而归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初夏杂兴 渡头 九月三十日登城门东望凄然有感 西路口山店 春晚怀山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雕虫小艺 弱冠之年 雨字头的字 歹字旁的字 口出狂言 泪下如雨 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包含闾的词语有哪些 降笔 吴石 刻诛 韬瑜 止字旁的字 曳兵之计 滞疾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