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言性》

时间: 2025-05-25 06:27:58

诗句

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

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

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体物显然彰。

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

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

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

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乘兴水云乡。

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7:58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言性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
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
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
体物显然彰。
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
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
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
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
乘兴水云乡。
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的本性与境界的思考。三元秘秋水象征着深邃的内心世界,无法用思量来把握;细小的毫末无法被收藏,喻示细节的渺小与无常。过去与未来的界限模糊,只是如星光般遥远的消息,内心的本质是清澈而宁静的,这种状态才能发出光芒。夜半的木人骑着铁马在银白的河面上经过,象征着清冷的意境,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境界。最后,识破梦中梦,向虚无的皇者致敬,表达出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

注释:

  • 三元秘秋水:三元指的是天地人三才,秘秋水象征深邃的本性。
  • 毫末:微小的事物,隐喻细节的无常与琐碎。
  • 星儿消息:指过去未来的模糊,像星光一样遥远。
  • 性源清,心地静:指本性清澈,内心宁静。
  • 木人:象征无情或机械化的人,倒骑铁马暗示一种非凡的状态。
  • 稽首礼虚皇:指向虚无的存在致敬,表达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道纯,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性情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人生以及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社会动荡的元代,诗人通过对自身内心的探索与反思,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诗歌鉴赏:

李道纯的《水调歌头 言性》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水、星光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清澈。诗的开头以“秘秋水”引入,暗示了内心的秘密与深邃,随后通过“收来毫末”强调微小事物的无常,展现了对生命细节的思考。诗人在对时间的流逝与存在的思考中,逐渐升华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这种超脱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观察上,也在于对自我本性的认识。

“木人半夜”一语,寓意着在孤独的夜晚,诗人内心的反思与探索。骑铁马的形象,既是对生命的挑战,又是对自由灵魂的追求。最后一句“稽首礼虚皇”,更是将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虚无的敬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哲学的探讨,给人留下深刻的思索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元秘秋水:引入诗的主题,暗示内心的深邃与复杂。
  • 都不属思量:强调无法用理智去把握内心的真实。
  • 收来毫末:细节的琐碎,象征着无法被完全掌握的生活。
  • 过去未来见在:时间的流逝与模糊,反映出人对时间的感知。
  • 只是一颗星儿消息:象征遥远而不可及的理想或梦想。
  • 体物显然彰:指对事物本质的揭示。
  • 本自无形象:说明本性无形,却处处可见。
  • 随处见青黄:象征自然万物的变化与生命的多样性。
  • 性源清,心地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发天光:内心的光明与智慧的显现。
  • 木人半夜:孤独的夜晚,反映内心的探索与反思。
  • 倒骑铁马过银潢:超脱与洒脱的状态。
  • 正是露寒烟冷:描绘清冷的夜晚,反映心境。
  • 那更风清月白:自然的美好,体现内心的和谐。
  • 乘兴水云乡:一种心灵的自由与超然。
  • 识破梦中梦: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与觉醒。
  • 稽首礼虚皇:向真理致敬,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人”比作无情的存在,暗示内心的孤独。
  • 拟人:自然景象如“风清月白”被赋予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如“风清月白”与“露寒烟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的本性与内心的宁静,强调对生命的反思与对真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内心的深邃与秘密。
  • 星儿:代表遥远的理想或梦想。
  • 木人:隐喻机械化与无情。
  • 铁马:象征挑战与自由。
  • 露寒烟冷:描绘孤独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道纯的《水调歌头 言性》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变化
    b) 人的本性与内心的宁静
    c) 社会的动荡

  2. “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中的“木人”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机械化与无情
    c) 真实的自我

答案

  1. b) 人的本性与内心的宁静
  2. b) 机械化与无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李道纯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运用自然意象探讨人生哲理,但李道纯更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苏轼则更强调对生活的感悟与人情世故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鉴赏》
  • 《李道纯研究》
  • 《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阴新阡松柏为大浸所坏累夕见於梦寐 寄睦之 己卿岁四月二十七日自湖州赴宜春郡余杭出陆 胡枢横山堂 胡枢横山堂 胡枢横山堂 胡枢横山堂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鲍子知我 师课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混淆是非 齊字旁的字 远古 斗字旁的字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鲁鱼陶阴 耂字旁的字 包含窝的词语有哪些 衰当益壮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一拥而入 酒库 黩武穷兵 瓦字旁的字 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