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6:41
塞上曲 其一
商采 〔清代〕
万里长云暗节旄,
天山秋尽雁飞高。
风吹塞马霜蹄疾,
雪扑征衣冻宝刀。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秋冬景象:长空中的乌云遮住了节旄(军旗),天山的秋季已经结束,鸿雁在高空飞翔。寒风吹过,边塞的战马在霜冻中奔跑得急促,雪花扑打在征战的衣服上,冻得宝刀发寒。
诗中提到的“天山”与“雁”常在古诗中作为自然景象与战乱的象征,反映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斗的紧迫感。
作者介绍:商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战争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豪壮的气概与深沉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清代,边塞地区的战争频繁,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对边疆战士生活的关注,显示出对国家、对士兵的深切关怀。
这首《塞上曲 其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边塞战士的孤独与艰辛。开篇即以“万里长云暗节旄”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阴郁的氛围,暗示着战争的压迫感。接着“天山秋尽雁飞高”描绘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鸿雁高飞则象征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紧接着的“风吹塞马霜蹄疾”则生动地表现了战马在寒风中迅速奔跑的情景,既反映出战士们的紧迫感,也体现了自然的严酷。最后一句“雪扑征衣冻宝刀”则将战士的处境推向极致,刀剑的冰冷与战衣的沉重,强化了边塞生活的艰难。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地表达了战士在边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冰冷与残酷,情感上引人深思。诗中蕴藏着对战士的敬意与对和平的渴望,使其成为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士艰苦生活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旄”指什么?
A. 军旗
B. 诗人的名字
C. 天上的星星
“风吹塞马霜蹄疾”中的“霜”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美丽
诗中提到的“天山”象征什么?
A. 和平
B. 边境与战争
C. 家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昌龄的《出塞》中,诗人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更加强调了战士的豪情壮志,而商采的《塞上曲 其一》则更加突出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孤独。两首诗在意象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更显沉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