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叉手者谁》

时间: 2025-04-26 13:31:27

诗句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27

原文展示

沁园春·叉手者谁
作者:李道纯 〔元代〕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询问,叉手、合掌和击拳的人到底是谁,反映了人们在某些行为上的迷惑。虽然这些只是表面的技巧,但人们却依然误解了其中的深意,谁能真正掌握无为的妙理呢?我为大家清楚地指出,老子、释迦牟尼和孔子,都是同样的人物。思考古今,有成千上万的圣贤,归根结底都是人所创造的。可怜后来的学者们无知,分辨是非的时间已经过去。更何况天地与人,都是一源而来,儒道释三家,实则没有太多的疑惑。见性明心,穷究微妙与命运,无论是佛还是仙,其实都在于此。功成之后,虽然路途各异,但最终都是归于同一个目标。

注释

  • 叉手:指双手交叉于胸前的姿势,常用于表示沉思或尊重。
  • 合掌:双手合在一起,表示恭敬或祈祷。
  • 击拳:用拳头相击,象征着一种力量或决心。
  • 老子:道教的创始人,代表道家哲学。
  • 瞿昙: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
  • 仲尼:孔子,儒家的创始人。
  • 见性明心:指了解自我本性,明白内心的真实感受。
  • 穷微至命:探究细微之处,追求生命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道纯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对道理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学术思想纷繁复杂。李道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哲学的敬意,同时也对当时人们的迷惘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叉手者谁》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对一些简单动作的提问,引出对人生和哲学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开头用“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引发读者的思考,表面上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接着,诗人以老子、瞿昙和仲尼三位古代圣贤为例,指出他们的教义虽然不同,但本质上都在探讨人类的生命与存在的意义。

诗中“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强调了无论历史上有多少圣贤,他们的思想最终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这一观点,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智慧的信仰,同时也对后学者的无知表示惋惜。“辨是是非非没了期”,这句话揭示了在哲学探讨中,很多人迷失于对是非的辨别,而忽视了更深层的道理。

最后,诗人在总结中提到“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强调了不同的哲学流派和道路,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整首诗在形式上韵律和谐,内容上哲理深刻,引人深思,展现了李道纯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想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质疑这些动作背后的人和意义。
    2.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指出人们对这些表面动作的误解。
    3.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以古代圣贤为例,阐明他们的思想。
    4.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强调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是历史的核心。
    5. “可怜后学无知。辨是是非非没了期。”:对后学者的无知感到悲哀。
    6.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天地和人类同根同源。
    7.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探讨内心的真实与命运的理解。
    8.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不同的道路最终会归向同一个目标。
  • 修辞手法

    1. 对比:通过对不同哲学家的对比,展示其思想的共通性。
    2. 反问:通过提问引发读者的思考。
    3. 类比:将人生的哲学与具体动作进行类比,深化主题。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哲学的探讨,强调不同的思想流派都在追求同一真理,反映了对人类智慧的信任和对无知的警惕。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1. 叉手:象征思考和内省。
    2. 合掌:代表崇敬和向往。
    3. 击拳:表达力量和决心。
    4. 老子、瞿昙、仲尼:代表道教、佛教和儒家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叉手、合掌和击拳的动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表达尊重
    B. 迷惑和误解
    C. 力量和决心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老子”、“瞿昙”、“仲尼”分别代表哪种思想? A. 道教、佛教、儒家
    B. 道教、道家、法家
    C. 佛教、儒家、道家
    D. 以上皆是

  3. 诗人对后学者的态度是? A. 赞美
    B. 讽刺
    C. 惋惜
    D. 中立

答案

  1. D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反映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 《登高》(杜甫):对时事的感慨和哲理的探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叉手者谁》: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而后者则强调哲学的讨论。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收录李道纯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帮助理解诗歌背景。
  • 《中国哲学史》:深入研究道教、佛教和儒家的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二章 其二 宿雨暂停,漫步屋后菜地 菩萨蛮(即席次王华容韵) 菩萨蛮(王子振辰应生日同书院诸公各赋一阕) 菩萨蛮 穗城夜思 菩萨蛮 其十九 菩萨蛮 回文 菩萨蛮十五首 其十四 菩萨蛮 魏育盦见示诗稿,读竟,以小词奉题 菩萨蛮 菩萨蛮七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乡巴佬 邓小平理论 鱼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泛泛而谈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攴字旁的字 戛羹之嫂 恣肆无忌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馬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从善如流 碜款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卒乍 蝘蜒 雍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