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2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26:02
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
作者:苏轼 〔宋代〕
手种堂前桃李。
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
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
莫望小桥流水。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自家庭院中种植桃李树的情景,树下绿荫无尽,果实青涩。窗外,百舌鸟在晨曦中鸣叫,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作为居士,不必奢望小桥流水的美景。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晚号铁崖,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创作丰厚,擅长诗、词、散文,其作品风格独特,表现出深厚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创作于苏轼晚年,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词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美景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平和的心态与对生活的热爱。开头的“手种堂前桃李”,既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投入,也暗含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无限绿阴青子”展现出桃李树的繁茂,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美。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则通过听觉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律动。鸟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象征着活力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生活的觉醒与思考。
最后一句“居士。居士。莫望小桥流水。”则是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作为一位隐士,他不再追求繁华的生活,而是享受眼前的宁静与自然。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表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整首词通过描绘桃李树的种植与春晨的鸟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手种堂前桃李”中的“手种”指的是什么? A. 忘记 B. 亲手栽种 C. 机器种植
“无限绿阴青子”中的“青子”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果子 B. 青色的树叶 C. 青色的鸟
诗中提到的“百舌儿”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鸟 B. 虫 C. 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这首词的思想情感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