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长兄赴调上都次田俊卿韵二首》

时间: 2025-07-27 11:00:52

诗句

从今日日听新除,去马加鞭不用徐。

最是好为三釜计,不妨频寄万金书。

君行霄汉无留轫,我得江湖欲纵鱼。

更念起家人底事,百年门户正关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00:52

原文展示:

送长兄赴调上都次田俊卿韵二首
廖行之

从今日日听新除,
去马加鞭不用徐。
最是好为三釜计,
不妨频寄万金书。
君行霄汉无留轫,
我得江湖欲纵鱼。
更念起家人底事,
百年门户正关渠。


白话文翻译:

从今往后,我每天都能听到新消息,
你快马加鞭,不用再迟疑。
最是你应当好好筹划未来,
不妨时常寄来万金的信函。
你在高空中行走,无需留恋牵挂,
而我则想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更让我挂念的是家中亲人的事,
百年大计,门户依旧紧闭着。


注释:

  • 从今日: 从今天开始。
  • 新除: 新的消息。
  • 去马加鞭: 形容快速出发,催促马儿前进。
  • 三釜计: 指的是精心的计划,三釜是古代煮饭的器具,寓意做事要有计划。
  • 频寄万金书: 频繁地寄来金钱和信件。
  • 霄汉: 高空,形容远行。
  • 留轫: 留下缰绳,这里比喻留恋。
  • 江湖: 指广阔的天地,隐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起家人底事: 关心家中的人和事。
  • 百年门户正关渠: 指家庭的长远安定,门户紧闭则意味着安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作清新脱俗,既有豪放的气魄,又不乏细腻情感,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长兄赴上都的情景,融入了对兄长的期望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的牵挂。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兄弟离别常常意味着不确定的未来,诗人以此表达对兄长的关心,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叙述性和抒情性。诗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了对长兄离别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带有对家庭的深切关怀。首句“从今日日听新除”便以生活中常见的细节引入,展示了生活的变化与期待。接下来的“去马加鞭不用徐”则是对兄长寄予的期望,催促他快马加鞭,表达了希望他能把握机会,不再犹豫的急切心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思乡情怀,“我得江湖欲纵鱼”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而“更念起家人底事”则又重回家庭的责任,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与牵挂。整首诗在描绘兄弟情谊的同时,也映射出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情感层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今日日听新除: 表达对新消息的期待,显示出一种生活的希望。
  2. 去马加鞭不用徐: 形象地描绘出对兄长即将启程的催促,传达出一种急切感。
  3. 最是好为三釜计: 强调未来的重要性,寄托了对兄长的期许,希望他能有长远的打算。
  4. 不妨频寄万金书: 表达了对兄长的祝福,希望他常常来信,保持联系。
  5. 君行霄汉无留轫: 祝愿兄长在外能够不受牵挂,自由翱翔。
  6. 我得江湖欲纵鱼: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内心的渴望。
  7. 更念起家人底事: 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关心,思念亲人的情感。
  8. 百年门户正关渠: 强调家庭的安全和稳定,表达了对亲情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去马加鞭”和“无留轫”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美。
  • 比喻: “江湖欲纵鱼”用鱼来象征自由,生动形象。
  • 排比: 通过对兄长的祝福和对家庭的思念,形成情感的层层递进。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兄长的美好祝愿,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表现了对家庭的牵挂与责任感。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离别的淡淡忧伤,又有对未来的积极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出行与奔赴,象征着前进与追求。
  • 江湖: 象征自由与开放的生活,表现了个体的渴望。
  • 家人: 代表着温暖与牵挂,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马加鞭”意指: A. 走得很慢
    B. 快马加鞭,快速出发
    C. 停下来休息

  2. “我得江湖欲纵鱼”中“江湖”指的是: A. 家庭
    B. 自由自在的生活
    C. 乡村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兄长的祝福与牵挂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本诗在情感上都表达了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但李白更强调友谊的深厚,而廖行之则更侧重于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 夜泊泗上阻风雨 昼卧口占三首 东海旅夜二首 题寿阳楼二首 牛谷口 腊月书事 春日怀淮阳六首 九江千岁龟歌赠无咎 感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入开头的成语 髈洽 包含塞的成语 闳侈不经 虔恪 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衡梁 志高行洁 包含沤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群而不党 丨字旁的字 礼之用,和为贵 拿班做势 如坐春风 嚼杂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