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5:40:56
原文展示:
寂寂园林秋暮时,可人卢橘玉英胎。
祗应篱菊返魂在,满慰金行得意归。
僵立冻峰攒翅白,霏微繁李缀枝稀。
天公似恐缁尘汙,乞与毡裘护雪衣。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园林中,秋天的傍晚时分,令人喜爱的卢橘如同玉石般的果实正在孕育。
只应篱笆旁的菊花仍然在为已故的灵魂寄托情思,满心慰藉着那些得意归来的金行人。
如同僵立在寒冷峰顶的白翅鸟,微微的雪花在稀疏的枝头绽放。
天公似乎害怕尘世的污秽,恳求用毛皮大衣来保护这洁白的雪衣。
注释:
- 卢橘:一种橘子,因其形状和颜色美丽而受欢迎。
- 玉英:用来形容果实的美丽,意指“如玉的果实”。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与孤傲。
- 金行:指富贵的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
- 僵立:形容静止不动的姿态。
- 天公:指天神,常用以表示自然的力量。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与“对秋”的意象相契合。
- 雪衣:在古代诗词中,雪常常象征纯洁与美丽,与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园林为背景,通过描绘卢橘的美丽与菊花的坚韧,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萧索与果实的丰盈对比,传达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尤其是“天公似恐缁尘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洁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排斥。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寂园林秋暮时:描绘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秋天的到来。
- 可人卢橘玉英胎:借助美丽的果实象征丰收与美好。
- 祗应篱菊返魂在:强调菊花的坚韧,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怀念。
- 满慰金行得意归:反映人们对成功的追求与归宿感。
- 僵立冻峰攒翅白: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寒冷的秋冬,增添诗的层次感。
- 霏微繁李缀枝稀: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细节美。
- 天公似恐缁尘汙: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的呼唤。
- 乞与毡裘护雪衣:隐喻对纯洁美好的保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果实比作玉,增添了美感。
- 拟人:天公似乎有情感,展现了自然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园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卢橘: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丰收。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雪:象征纯洁与美丽,寄托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卢橘”象征什么?
-
“天公似恐缁尘汙”中“天公”指的是?
-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