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9
落魄宜多病,艰危更百忧。
雨声孤馆夜,草色故园秋。
行役鱼赪尾,归期乌白头。
中州遂南北,残息付悠悠。
落魄的人多病,经历艰难困苦更添百般忧愁。
夜里孤独的馆舍中,雨声潺潺,故乡的草色在秋天显得愈加凄凉。
游历在外如同鱼的红尾,归来的时候已满头白发。
在中原一带,南北东西都在流转,残存的气息交付给无尽的岁月。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若,号天池,金代诗人、词人,兼有政治家、军事家等多重身份。元好问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历史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金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因经历战乱而心境沉重,诗中流露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
《落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基调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的开头提出“落魄宜多病”,直接点明了诗人处境的悲惨与无奈,落魄的境遇使人更加脆弱,饱受疾病的折磨。接下来的“艰危更百忧”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辛,诗人似乎在感叹命运的多舛,生活的苦涩。
“雨声孤馆夜”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在这个冷清的夜晚,雨声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思念。随后“草色故园秋”则将视觉与情感结合,故乡的草色在秋天显得格外萧瑟,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失落与怀念。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行役鱼赪尾”的比喻,表现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回归时已是白发苍苍,时间的流逝让人倍感无奈。“中州遂南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在此刻交织。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兼具哲理性与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悟与思考,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深刻而感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落魄”主要指什么?
A. 成功
B. 失意
C. 幸福
D. 荣耀
“行役鱼赪尾”中的“鱼”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漂泊
C. 知识
D. 财富
诗人通过“草色故园秋”表达了对什么的情感?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