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36
贻长松寺慈禅师
李流谦 〔宋代〕
一年山色好相看,
欲去仍来倍黯然。
大士初无留客意,
幽人更结住山缘。
梨花村落清明后,
梅子园林五月前。
我已到家春亦老,
酒杯犹足趁流年。
这一年山色美丽,令人心旷神怡,
我本想离去,却因思念倍感忧伤。
大士(高僧)本无留客之意,
我这幽居之人更是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
梨花盛开在清明节后,
梅子成熟在五月之前。
我虽然已到家,春天也渐渐老去,
但酒杯依然可以陪伴我追逐流光岁月。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以描写山水、抒发个人情感著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隐逸思想。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李流谦隐居于长松寺期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贻长松寺慈禅师》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篇描绘了生机盎然的山色,诗人想要离开却因对自然美景的依恋而感到黯然。这里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深情与依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中提到“大士”和“幽人”,一方面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隐逸思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与向往。
后面的两句描写了梨花和梅子的景象,时间的流逝在这里通过季节的更迭得以体现。春天的老去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而酒杯的引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流年不复的追念。整首诗在抒发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人生感悟的同时,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形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隐逸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人生与自然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士”指的是谁?
诗人对流年的态度是?
“梨花村落”的意象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流谦的《贻长松寺慈禅师》虽然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李流谦更多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主题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