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58:54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闢。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维衡山高耸在南方的荒野,经过开辟而成为城镇。
定王所建的十里城,四周皆可看到山的景色。
“维衡”指的是维衡山,历史上有多位王侯在此地立城,成为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定王可能是指某位在此建立城池的王者,具体身份依据历史文献可考证。
黄裳,字仲明,号青松,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地方风情为题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潭州》创作于黄裳游历潭州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地方历史的思考。诗中表现出对南方山水的热爱和对开辟城镇的历史感慨。
《潭州》通过对维衡山和定王城的描绘,展示了南方的山水之美与历史的厚重感。诗的开头用“维衡屹南荒”勾勒出一幅巍峨的山景,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山的高耸也象征着自然的伟力。接着,通过“作镇自开闢”提及人类的开拓精神,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最后一句“处处见山色”则将视野拉开,展现出一幅山水相依的和谐美景,诗人对这些景象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
整首诗虽短,但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黄裳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索与感慨。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对人类开拓精神的肯定,呈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维衡”是什么地方?
“定王十里城”中的“定王”指的是?
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与黄裳的《潭州》相对照,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自然山水之美,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黄裳则更强调人类开拓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更为积极的开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