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51
《如梦令 感事,和仙甫》 空谷幽兰谁种。习习风吹香重。可惜着根难,当户应愁锄送。悲痛。悲痛。难醒红尘痴梦。
这片空谷中的幽兰是谁种下的呢?阵阵微风吹来,香气更加浓重。可惜这花的根在这里难以生长,面对门前的景象,我不禁愁苦得想要用锄头来挖去。悲痛啊,悲痛!我难以从这红尘的痴梦中醒来。
高旭,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及人生感悟,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红尘纷扰与美好事物的感慨。生活在当时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常感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因而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悲伤。
《如梦令 感事,和仙甫》是一首充满感伤色彩的词作。开篇便用“空谷幽兰”引人入胜,兰花的清香与空谷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然而,随着词句的发展,诗人却对这种理想逐渐失去希望,尤其是“可惜着根难”一句,表明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反复提到的“悲痛”二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实际上是在映射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兰花的香气浓重而又短暂,就如人生中的美好瞬间,虽然让人陶醉,但却难以长久维持。诗人以“难醒红尘痴梦”收尾,揭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个体的迷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中无奈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与哲思。
诗中“空谷幽兰”意指什么?
诗中反复提到的“悲痛”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高旭的词作更加强调对现实的无奈与悲痛,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缅怀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情感深度。
1.《清代诗词选》 2.《古典诗词鉴赏》 3.《高旭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