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2:23
送钱婺州纯老
桃花汴水半河流,
已作南行第一舟。
倦报朝中言啧乱,
喜闻淮上橹咿呦。
平时答策词无枉,
此去为邦学更优。
自古东阳足贤守,
请君重赋沈公楼。
这首诗描写了桃花在汴水边流淌的美景,船只已经驶向南方,成了第一只出航的舟。虽然我在朝中听到的是纷乱的消息,但我仍然高兴地听到淮河上橹声悠扬。平时应对朝廷的策问并不浪费时间,这次出行是为了国家的学业更加优秀。自古以来,东阳就有许多贤良之士,请你重新吟咏沈公楼的诗句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弟弟是苏轼。苏辙在文学上继承和发展了诗词的传统,倡导文人与士人应关注国家和人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学业的期待。诗中流露出对朝政的无奈,同时又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桃花汴水半河流”,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愉悦。接着,诗人转到南行的舟,象征着离别与新的旅程。此时,诗人虽感到朝中事务的纷乱,却因听到淮上橹声而感到欣慰,显示了他对家乡的依恋与对朋友的深情。
诗中提到“此去为邦学更优”,表明诗人出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前程,更是为了国家的学业和发展,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诗人希望朋友能重赋沈公楼,既是对友人的寄托,也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关乎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整体而言,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写,更融入了对生活、政治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高远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前途的期望,同时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汴水”是指哪个地方?
A. 淮河
B. 黄河
C. 汴京
D. 长江
诗人送别的原因是什么?
A. 前往南方
B. 参加考试
C. 仕途变化
D. 归隐山林
“自古东阳足贤守”中的“东阳”指的是?
A. 一座山
B. 地名
C. 一位名人
D. 一种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