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眉》

时间: 2025-05-02 11:42:11

诗句

石绿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楚梅酸。

小诗拟写春愁样,忆著分明下笔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2:11

诗词名称: 眉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石绿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楚梅酸。小诗拟写春愁样,忆著分明下笔难。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石绿与香煤之间,有着多情的楚梅的酸意。这首小诗试图写出春天的愁苦,然而要清晰地表达出来却是很难的。

注释:

  • 石绿:一种淡绿色的颜料,形容景物的色彩。
  • 香煤:指散发香气的煤,可能是用来烹饪或取暖的煤炭。
  • 楚梅:指楚地的梅花,楚地在古代指的是今湖北一带,以梅花而闻名。
  • 小诗:微型诗作,可能是短小的抒情诗。
  • 春愁:春天的愁苦,常见于古诗中,春天的美好与孤独的情感形成对比。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楚梅”,可追溯至古代文人对梅花的赞美,梅花在古诗中常象征孤独与坚韧。而“春愁”则是诗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忧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殊,号天池,金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曾任朝廷官员,生活经历丰富。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好问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在政治风云变幻中的感慨与对春天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愁苦,诗人通过“石绿香煤”的清淡意境和“楚梅”的酸涩情感,抒发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前两句通过色彩和香气的描绘,构建出一种清幽的环境,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随着“春愁”的引入,情感的基调悄然转变,仿佛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忆著分明下笔难”,则表明了诗人对表达情感的无奈,尽管内心深处涌动着强烈的情感,但用文字表达出来却是极其困难的。整首诗在情感的细腻描绘和意象的精妙运用上,展现了元好问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绿香煤浅淡间”:描绘了一种淡雅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多情长带楚梅酸”:通过“楚梅”的酸意,传达出诗人对梅花的情感寄托。
    • “小诗拟写春愁样”: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描绘春天的愁苦。
    • “忆著分明下笔难”:反映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困惑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楚梅酸”比喻愁苦的感受。
    • 对仗:前后两句的意象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情的感慨,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石绿:象征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楚梅:象征孤独与坚韧,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念。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梅”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孤独与坚韧
      C. 春天的希望

    2. “忆著分明下笔难”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写作的热爱
      B. 对表达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渴望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与对仗
      C. 夸张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愁苦。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忧伤。
  •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白的风格对比:元好问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在春天的描写上各有千秋。元好问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自然景观与情感释放。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古诗词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定楼 芙蓉桥 登卧龙山送酒 筹边堂 思亲一首寄呈大姊 游广福寺 石城山访陈碧洋主事 答与新弟题蓉湖庄四首即次其韵 其一 水仙子·朝吟暮醉两相宜 沉醉东风·双拂黛停分翠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岸炮 小字头的字 神魂飘荡 齐字旁的字 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月 桃圈 标新立异 雾暗云深 迥然不同 三框儿的字 银钞 合办 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甜的词语有哪些 金枷玉锁 单人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