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庚戌题雪观用方孚若韵》

时间: 2025-05-08 01:51:02

诗句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於飞。

病余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1:02

原文展示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於飞。
病余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从沙滩边归来,树木在风中直立,似乎比我还要快速。
我因身体虚弱而偷偷窥视花园,心里感到怯懦;老了,登上楼去的力气也微薄。
岸边的柳树含着烟雾,依旧显得瘦弱,海棠树上沾着雨滴,正是丰盈的红色。
这山川确实美丽,但并不是我的故乡,我强作清吟,实在是徒劳无功。

注释

  • 庚戌:指的是一个干支纪年,庚戌年。
  • 沙际:沙滩的边缘。
  • 堂堂:形容树木笔直、雄伟。
  • 病余:指身体虚弱后。
  • 窥圃:偷偷看花园。
  • 岸柳:岸边的柳树。
  • 裛雨:沾着雨水。
  • 信美:确实美丽。
  • 强作清吟:强行吟诵清雅的诗句。

典故解析

李曾伯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中提到的“春”、“柳”、“海棠”等意象,均是传统中国诗歌中常见的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希望与美好。而“山川信美非吾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外地美景的淡淡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华,号梦得,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庚戌年,诗人处于老年,身体日渐虚弱,正值春天,他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时,内心却充满了对自己年迈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归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逐渐显露出脆弱与无奈。他以“病余窥圃心成怯”来表达自己因身体的羸弱而感到的无力与怯懦,老去的感觉让他在面对美丽的自然时感到无能为力。

诗中提到的“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岸边的柳树依旧青翠,却因春寒而显得弱小;而海棠花则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鲜艳丰盈。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衰老和内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景的感慨,虽然外地的山川美丽,但始终不是他的故乡,强作吟唱也只是徒劳而已。这种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带着淡淡的惆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见春从沙际归:春天刚刚从沙滩边回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2. 堂堂背我迅於飞:描写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树木在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3. 病余窥圃心成怯:因身体虚弱而感到怯懦,透出诗人内心的脆弱。
  4. 老去登楼力苦微:年老力衰,爬楼的力气已微不足道,表达了无奈。
  5. 岸柳含烟犹绿瘦:描绘了柳树的形象,虽绿却显得瘦弱。
  6. 海棠裛雨正红肥:海棠花因雨水而显得美丽丰盈。
  7. 山川信美非吾土:山川确实美丽,但并非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8. 强作清吟祗遂非:强行吟唱美好诗句,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生命的力量作对比,表现出诗人的感受。
  • 拟人:柳树与海棠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但又因身体的虚弱与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丰富,体现出老年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活力。
  • :常常象征柔弱,暗示诗人的脆弱。
  • 海棠:象征美丽与繁荣,代表诗人心中依然存在的美好情感。
  • 山川:代表自然的壮丽,暗示对外地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曾伯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春从沙际归”指的是?

    • A) 春天的到来
    • B) 夏天的归来
    • C) 秋天的落叶
  3. “病余窥圃心成怯”中的“怯”意指?

    • A) 恐惧
    • B) 羞愧
    • C) 难过

答案

  1. B) 李曾伯
  2. A) 春天的到来
  3. A) 恐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李曾伯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

  • 主题:李曾伯更多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杜甫则是在国家动乱中表达对故国的忧虑。
  • 意象:两首诗均使用自然意象,但李曾伯的意象更为柔和,而杜甫的意象则显得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泰山 南游 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 和王季安作 吴中晓寒曲 清辉殿观唐明皇山水石字歌 金陵赏心亭 答永叔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轻装上阵 农奴 支字旁的字 赇谢 朝云暮雨 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柏舟之誓 治整 赛典赤 谷字旁的字 水落石出 京垓 爻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赔的词语有哪些 角巾素服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