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17
唳鹤一声来远皋,
羁人争不梦魂劳。
已怜束缚非吾志,
安得驰驱更尔曹。
帝女河桥终寂寞,
嫦娥月殿自清高。
却愁天末浮云蔽,
冷雨催成点客袍。
一声鹤鸣传来远方的山崖,
羁旅之人为何不在梦中感到劳苦。
我已怜悯这束缚并非我的志向,
又怎能像你们那样驰骋四方。
天上的帝女在河桥旁终是寂寞,
嫦娥在月宫中自是高洁清逸。
然而我却愁苦于天边浮云遮蔽,
冷雨催生出一片片的客袍。
黄爵滋(字秋实,号老溪,清代诗人),生于清康熙年间,居住于江南一带。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本诗作于癸巳年中秋,正值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孤独之时,特别是在中秋佳节这个团圆的日子,更加激发了他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首联通过“唳鹤一声”引出远方的自然景色,带有一种清高与超脱的气息,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羁人争不梦魂劳”则传达出身在外地的游子内心的苦楚与思乡之情,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中间两联描绘了帝女与嫦娥的孤独,暗示了即使高洁的存在也难逃寂寞。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浮云的遮蔽与冷雨的侵袭,象征着对梦想与自由的阻碍,进一步加深了整个诗篇的愁苦氛围。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为基础,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沉重,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透过自然意象传达出深切的思乡之情与人生的孤独感。
选择题:诗中“羁人”指的是?
填空题:诗人用“唳鹤一声”来表现对__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着诗人的自由与快乐。 (对/错)
李白与黄爵滋的诗作都涉及孤独与自由的主题,但李白更倾向于通过豪放的语言表达对酒与自然的热爱,而黄爵滋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