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3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
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傀而今半省。
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猺侵省。
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
何幸。行人来密,佥军抽省。
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
子厚南宫,仲舒西掖,又报岑参东省。
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最近在边塞的情况很好,传来蜡弹和羽书,信息清晰而省心。
更有成千上万的灶火分散,经过百年的耕作,今日感到惭愧而已。
蒙元的残兵骑着猪逃跑,彻底消除了生猺的侵犯。
做一个太平的百姓,身上挂着花,身体健壮,催促租赋,真是美好。
多么幸运啊,行人来得密集,各个军队也在抽调。
前进有都俞的指挥,后退没有繁琐的事务,不用依照时日出征。
子厚在南宫,仲舒在西掖,又传来岑参在东边的消息。
趁此机会,收取俸禄,挂上车子,也为大司农的职责。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天隐,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作品内容深刻、情感丰富而著称,是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边境战乱频繁。诗中流露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惋惜,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
《转调二郎神 其四 四和》是一首反映南宋边塞生活与民族情感的诗作。刘克庄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边塞的喜悦与战乱的对比,表达了对太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蜡弹与羽书,象征着信息的传递,表现出当时人们对稳定局势的期盼。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和平的珍视。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太平民”的描绘,展示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他希望百姓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过上幸福的日子。同时,诗中提到的“子厚南宫,仲舒西掖”,不仅是对古代才俊的追忆,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显示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理想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安定生活的赞美与珍惜,表达出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蜡弹”和“羽书”分别代表什么?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子厚”指的是哪位著名文人?
答案:C
诗中表现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