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0:54
喜迁莺 其三
红袖添香夜读图,为王蓉洲孝廉题蓉洲余僚婿,今皆作玉溪生久矣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兰釭红绽。更偎倚画中,春风人面。
钗影横窗,书声出屋,恰和小莺低啭。
篆纹蕙炉轻袅,冶思梨云相乱。
可人语,问芸编何似,柔乡堪恋。
眉案。还记取,箫凤谢庭,一例神仙眷。
好梦难留,潸痕宛在,憔悴玉京重见。
绛河旧情空溯,珠树才名争羡。
称心事,待浓薰秘省,宫袍催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红色的灯笼下,书香氤氲,仿佛有春风拂面。窗前的钗影轻轻摇曳,书声从房间里传出,恰似小黄莺在低声吟唱。香炉轻烟袅袅,思绪如梨花般纷乱。有人问我,编织的草席何其相似,柔美的乡村令人眷恋。桌前,我还记得,笛声在庭院中悠悠,似乎是神仙眷侣。美好的梦难以留住,泪痕犹在,憔悴的身影再度回到昔日的玉京。往日的情感如同绛河般空虚,珠树下的美名令人羡慕。心中的愿望,待浓烈的香气来提振,宫袍催促着更换。
周之琦,清代诗人,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善于用典,文化底蕴深厚。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相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清代社会,士人们常常在夜晚静坐读书,感受书香四溢的氛围。
《喜迁莺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优雅的夜读图。诗中用兰釭的红光和窗前的钗影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画面中春风拂面,似乎在与人对话,传递着对春日的柔情与思念。书声与黄莺的低吟相得益彰,构建了一种和谐的意境。诗人用篆纹蕙炉的轻烟和纷乱的思绪,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眷恋。
后面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境般的美好与忧伤。美好的梦境无法长久,泪痕仍在,身处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诗中提到的“绛河旧情空溯”更是将思念与遗憾推向深处,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牵挂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回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且真挚,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叹。
“兰釭红绽”的意思是?
A. 红色的灯光
B. 兰花盛开
C. 风吹兰花
D. 书声嘹亮
诗中提到的“绛河”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旧情与回忆
C. 春天的河流
D. 繁华的城市
“可人语,问芸编何似”中的“可人语”指什么?
A. 温暖的交流
B. 书声
C. 夜晚的灯光
D. 花香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之琦的《喜迁莺 其三》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重在抒发个人情感,而后者则更注重描绘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和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