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人捧露盘 万历庚子,寓极乐寺。丁巳重过,已废坏,感赋》

时间: 2025-04-26 03:09:08

诗句

二十年,居停处,梵王宫。

惯听残暮鼓晨钟。

参差台殿,绣幡莲座簇金容。

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

笑刘郎,重到此,悲紫陌,忆桃红。

向兔葵燕麦春风。

惟虚不坏,但教成住尽归空。

尚有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8

原文展示

金人捧露盘
万历庚子,寓极乐寺。丁巳重过,已废坏,感赋
二十年,居停处,梵王宫。
惯听残暮鼓晨钟。
参差台殿,绣幡莲座簇金容。
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
笑刘郎,重到此,悲紫陌,忆桃红。
向兔葵燕麦春风。
惟虚不坏,但教成住尽归空。
尚有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极乐寺的感怀与思考。他在这里住了二十年,习惯了听到夕阳西下时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寺庙的台殿错落有致,绣制的幡旗和莲座围绕着金色的容颜。山僧常常谈论过去朝代中的权贵与英雄。笑谈中提到刘郎再度光临此地,心中却难免悲伤,想起那条紫色的陌路和桃花的红色。春风中有兔葵和燕麦的身影,尽管一切虚无不坏,但终究要归于空无。高梁桥下的水依旧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时光。

注释

  • 金人:指的是佛教中的金色佛像或供奉的金器。
  • 梵王宫:寺庙的名称,象征着佛教的圣地。
  • 残暮鼓晨钟:指夕阳时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参差台殿:形容寺庙建筑的错落有致。
  • 山僧:指山中的僧人,通常是隐居的修行者。
  • 刘郎:可能指的是历史或文学中某位名士,带有怀旧的意味。
  • 紫陌桃红:紫色的道路和桃花,象征着青春与往日的美好。
  • 虚不坏:指的是内心的宁静与不变。
  • 高梁桥下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万历年间,作者在极乐寺修行多年,见证了寺庙的变迁与衰败,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极乐寺二十年居住经历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二十年,居停处”点明了时间的跨度,接着描绘了寺庙的建筑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作者对夕阳与清晨的钟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时光交替的感伤。

其次,诗中提到的“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思,作者通过山僧的口述,感受到历史人物的辉煌与权贵的过往,显示出一种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同时,笑谈中的“刘郎”又带有一丝轻松的情绪,仿佛在提醒读者即便是历史的沉重,也要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则是对生命流逝的深刻隐喻,虽然一切都在改变,但自然的景象依旧如故,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人生如何变幻,内心的宁静与永恒才是最重要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二十年,居停处,梵王宫。”:开篇点明时间,表达对长时间居住在此地的感受。
    • “惯听残暮鼓晨钟。”:描绘寺庙生活的日常,传达出一种习惯与宁静。
    • “参差台殿,绣幡莲座簇金容。”:描写寺庙的建筑与装饰,营造出美丽的视觉意象。
    • “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通过山僧的谈话,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
    • “笑刘郎,重到此,悲紫陌,忆桃红。”: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青春的追忆。
    • “惟虚不坏,但教成住尽归空。”:哲学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
    • “尚有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用水流象征时间的流逝,虽变却恒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生命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极乐寺为背景,通过对时间、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传达了人生无常和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哲学的深邃。

意象分析

  • 梵王宫:象征着佛教的圣地,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晨钟暮鼓:传递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紫陌桃红:象征青春与美好回忆,反映出对往事的怀念。
  • 高梁桥下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梵王宫”指的是: A. 一位王的宫殿
    B. 佛教的圣地
    C. 诗人的故乡
    D. 自然景观

  2. “笑刘郎,重到此”中的“刘郎”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一位历史人物
    C. 山僧
    D. 诗人的家人

  3. 诗中反复提到的“高梁桥下水”象征: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丽
    C. 生命的绝望
    D. 人际关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往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色描绘与哲理思考,表达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悟,风格上更具画面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俞彦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元明清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上凯歌二首赠汤将军 峨嵋道人拳歌 杨教师枪歌 赠俞虚江参将三首 赠俞虚江参将三首 赠都督万鹿园二首次思节韵 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 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 赠庵中老僧僧解相人术少尝游历江南晚归庵中 题龙池庵(相传伏虎禅僧开山处,山顶有龙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惯匪 讥调 身先朝露 震慑人心 耳目 瓦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让畔 包含窦的词语有哪些 潜师袭远 行不知往 一饥两饱 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斑斑点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