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8
金人捧露盘
万历庚子,寓极乐寺。丁巳重过,已废坏,感赋
二十年,居停处,梵王宫。
惯听残暮鼓晨钟。
参差台殿,绣幡莲座簇金容。
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
笑刘郎,重到此,悲紫陌,忆桃红。
向兔葵燕麦春风。
惟虚不坏,但教成住尽归空。
尚有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极乐寺的感怀与思考。他在这里住了二十年,习惯了听到夕阳西下时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寺庙的台殿错落有致,绣制的幡旗和莲座围绕着金色的容颜。山僧常常谈论过去朝代中的权贵与英雄。笑谈中提到刘郎再度光临此地,心中却难免悲伤,想起那条紫色的陌路和桃花的红色。春风中有兔葵和燕麦的身影,尽管一切虚无不坏,但终究要归于空无。高梁桥下的水依旧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时光。
作者介绍:俞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万历年间,作者在极乐寺修行多年,见证了寺庙的变迁与衰败,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极乐寺二十年居住经历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二十年,居停处”点明了时间的跨度,接着描绘了寺庙的建筑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作者对夕阳与清晨的钟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时光交替的感伤。
其次,诗中提到的“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思,作者通过山僧的口述,感受到历史人物的辉煌与权贵的过往,显示出一种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同时,笑谈中的“刘郎”又带有一丝轻松的情绪,仿佛在提醒读者即便是历史的沉重,也要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则是对生命流逝的深刻隐喻,虽然一切都在改变,但自然的景象依旧如故,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人生如何变幻,内心的宁静与永恒才是最重要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极乐寺为背景,通过对时间、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传达了人生无常和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哲学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梵王宫”指的是:
A. 一位王的宫殿
B. 佛教的圣地
C. 诗人的故乡
D. 自然景观
“笑刘郎,重到此”中的“刘郎”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一位历史人物
C. 山僧
D. 诗人的家人
诗中反复提到的“高梁桥下水”象征: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丽
C. 生命的绝望
D. 人际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