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还黄平素秀才卷》

时间: 2025-07-28 20:45:45

诗句

求己甚忘筌,得之经浑然。

僻能离诡差,清不尚妖妍。

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

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5:45

还黄平素秀才卷

作者: 齐己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求己甚忘筌,得之经浑然。
僻能离诡差,清不尚妖妍。
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
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已经忘却了捕捉的工具,得到了内心的宁静。
偏僻的地方能远离奇异的事物,清淡的气质不喜欢妖艳的妆饰。
我听到姚监的冷清声响,看到浪仙的精妙与奇特。
像你这样喜爱风雅的人,自然可以继承前人的风范。

注释:

  • : 捕捉鱼类的工具,借指世俗的名利。
  • 浑然: 指内心平静,毫无杂念。
  • 妖妍: 妖艳的美,指浮华的外表。
  • 姚监: 指姚崇,唐代的著名政治家,象征清冷之气。
  • 浪仙: 可能指李白等人,代表飘逸自由的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是唐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多表现清丽、淡雅的风格,常融入道教哲学思想。他的作品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追求清雅之风盛行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自我修养的看重,体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追求。

诗歌鉴赏:

齐己的《还黄平素秀才卷》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自我内心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全诗通过“求己”与“得之”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重视,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诗中提到的“妖妍”与“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浮华生活的厌弃,向往一种简单、真实的生活状态。此外,诗中提及的“姚监”和“浪仙”不仅是对前人风范的致敬,也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修养的期待与追求。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蕴深远,既有对美的追求,又包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齐己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求己甚忘筌": 追求自我,已经忘却了捕捉工具,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2. "得之经浑然": 得到了内心的宁静,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3. "僻能离诡差": 远离奇异怪诞的事物,强调了诗人对纯粹生活的向往。
    4. "清不尚妖妍": 清淡的气质不喜妖艳,表明了审美观念的高洁。
    5. "冷澹闻姚监": 听到姚崇的冷清声响,暗示对传统的尊重与追随。
    6. "精奇见浪仙": 看到浪仙的精妙,象征着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7. "如君好风格": 直接称呼读者,表达对追求风雅者的鼓励。
    8. "自可继前贤": 只要努力,就能继承前人的风范,寄予希望与信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 “筌”借用捕捉工具比喻世俗名利。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超脱,强调了清淡、真实的生活态度,倡导继承传统的优雅风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1. : 象征世俗的名利与欲望。
    2. 妖妍: 代表浮华与虚假,诗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3. 姚监/浪仙: 象征传统与自由,分别代表了清冷与飘逸的风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A. 求己甚忘筌
    B. 得之经浑然
    C. 清不尚妖妍
    D. 如君好风格

  2. “妖妍”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清淡的美
    B. 浮华的外表
    C. 自然的气质
    D. 传统的风范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齐己与李白的作品都追求自然与自由,但齐己更侧重内心的修养与清雅,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奔放的个性,展现不同的文化气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上晚归寄诗友 赠周秀才二首 舒御史太夫人挽辞 宿钱塘尉廨 拟汉宫词三首 送魏衍移沛 次韵答学者四首 何太中挽词二首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世间甲子须臾事 臼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籵篱 包含日的成语 插瓶 广字头的字 连云叠嶂 士字旁的字 殷殷勤勤 画疆墨守 扫馘 断脰决腹 同生死共患难 羁留 包含蓦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