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4:51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
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
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秋天的声音与高山的树木交融,草地的颜色遍布在汀洲上。
在这个多事的时节,我身为客人,独自站在楼上却无人陪伴。
云散开了,片片雨水已停,宽阔的江水正流向九江。
我想向南朝去,但那位诗僧却让我在这里安静下来。
“南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文人墨客云集的时代,诗僧可能暗指当时的隐士或高人,象征着一种追求清净生活的理想。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山西,晚年隐居于南方,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正在旅途中,感受到孤独和时事的纷扰,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感慨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寻阳道中作》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致与孤独心境的诗作。开篇以“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描绘出秋天的声音和色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尤其在“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中,诗人以“客”的身份出现,暗示了他的漂泊与不安。
接下来的“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又闲适的意境,诗人似乎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又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结尾“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他渴望向往南方的宁静生活,但又被现实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与感悟。
“秋声连岳树”中,岳树指的是什么?
A. 高山上的树木
B. 低矮的灌木
C. 河边的柳树
诗中提到的“多事时为客”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云疏片雨歇”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A. 暴风骤雨
B. 天空晴朗
C. 云雾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