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夹谷佥事题钓台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5-02 01:45:10

诗句

苔藓碑漫字断章,休将汉事费评量。

兴亡付与东流水,留得荒祠一瓣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5:10

原文展示:

苔藓碑漫字断章,休将汉事费评量。兴亡付与东流水,留得荒祠一瓣香。

白话文翻译:

青苔覆盖的石碑上,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不要费心去评说汉朝的往事。兴衰更迭如同东流的水,一去不返,只留下这荒废的祠堂里的一缕香火。

注释:

  • 苔藓碑:长满苔藓的石碑,指年代久远,字迹难以辨认。
  • 漫:模糊不清。
  • 断章:残缺不全的文字。
  • 汉事:指汉朝的历史。
  • 评量:评价、议论。
  • 兴亡:兴盛与衰亡。
  • 东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 荒祠:荒废的祠堂,指供奉已无人问津的神灵或先贤的地方。
  • 一瓣香:一缕香火,象征着对历史的缅怀和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约1229-1307),字岩叟,号梅涧,宋代诗人,浙江淳安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游览古代遗迹时,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在游览古代遗迹时所作,通过对石碑字迹模糊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认为历史的兴衰如同东流水,一去不返,只留下后人对其的缅怀和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苔藓覆盖的石碑和模糊字迹的描写,传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兴亡付与东流水”一句,运用东流水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留得荒祠一瓣香”,则寄托了对历史的缅怀之情,即使历史已成过去,但后人仍能通过香火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苔藓碑漫字断章”,通过苔藓和模糊的字迹,描绘了历史的久远和不可追寻。
  • 第二句“休将汉事费评量”,劝诫人们不要费心去评说历史,因为历史的真相已难以辨认。
  • 第三句“兴亡付与东流水”,用东流水比喻历史的兴衰更迭,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不可逆转。
  • 第四句“留得荒祠一瓣香”,通过荒祠和香火,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东流水”比喻历史的兴衰更迭,形象生动。
  • 拟人:将历史拟人化,使其具有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不可逆转的特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历史的缅怀。诗人通过对石碑和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认为历史的兴衰如同东流水,一去不返,只留下后人对其的缅怀和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苔藓碑:象征历史的久远和不可追寻。
  • 东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逆转。
  • 荒祠:象征历史的遗迹和后人对历史的缅怀。
  • 一瓣香:象征对历史的敬仰和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苔藓碑漫字断章”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历史的久远和不可追寻 B. 历史的兴盛和衰亡 C. 历史的真相和评说 D. 历史的遗迹和缅怀

  2. 诗中“兴亡付与东流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留得荒祠一瓣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感慨 B. 对历史的缅怀 C. 对历史的评说 D. 对历史的遗忘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何梦桂《和夹谷佥事题钓台十首 其八》: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赠蔡茂先 铁拄杖,并叙 次韵陈时发太博双竹 花影 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赠岭上老人 雷州八首 其八 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和人假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觑便 瓪瓦 艸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以强欺弱 包含声的成语 筑巢引凤 委地 爪字旁的字 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帝猷 神武军 善男信女 没齿不忘 画苑冠冕 双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