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16:07
原文展示:
卖花声(闺思) 康与之 〔宋代〕 蹙损远山眉。幽怨谁知。罗衾滴尽泪胭脂。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惆怅阻佳期。人在天涯。东风频动小桃枝。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
白话文翻译:
紧皱的眉头如同远山般深邃,内心的幽怨又有谁能知晓?丝绸被褥上滴满了泪水的胭脂色。春夜的寒冷中,忧愁未曾消散,门外传来乌鸦的啼叫。因阻隔而错过了美好的约会,思念的人远在天涯。东风频频吹动着小桃树的枝条。正是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花瓣纷飞,撩乱了心绪。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与之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这首《卖花声(闺思)》反映了宋代闺中女子的哀怨和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因思念远在他乡的情人而感到的孤独和忧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幽怨和无奈,以及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蹙损远山眉”和“罗衾滴尽泪胭脂”等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深切痛苦。“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忧愁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怨和无奈,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女子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闺中女子的哀怨和思念。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怨和无奈,以及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怨和无奈,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女子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蹙损远山眉”形容的是什么? A. 女子的眉头 B. 远山的形状 C. 女子的眼泪 D. 女子的衣裳 答案:A
“罗衾滴尽泪胭脂”中的“罗衾”指的是什么? A. 丝绸制成的被褥 B. 女子的衣裳 C. 女子的眼泪 D. 女子的胭脂 答案:A
诗中“夜过春寒愁未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东风频动小桃枝”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到来 C. 冬天的到来 D. 夏天的到来 答案:A
诗中“正是销魂时候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