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13:33
感时 卿士辱多垒,天王愤蒙尘。 御戎要虓将,谋国须隽臣。 百战取封侯,未必亡其身。 怀奸废忠义,胡颜以为人。 吁嗟世道衰,大戮加缙绅。 平居事奔竞,梁汴分云屯。 一旦国步艰,四迸如星繁。 辅相已择栖,守令仍逾藩。 冠盖陆西竄,舳舻水南奔。 鄙夫用慨然,策马趋修门。 勤王羞尺柄,悟主期片言。 时来倘云龙,峨冠拜临轩。 逶迤上玉除,造膝伸元元。 措世于泰宁,归来守丘樊。
卿士们遭受耻辱,天子愤怒被蒙尘。 抵御外敌需要勇猛的将领,治理国家需要贤能的臣子。 百战百胜取得封侯,未必能保全自身。 心怀奸诈废弃忠义,如何能称之为人。 唉,世道衰败,大祸降临到士大夫身上。 平时争权夺利,梁汴之地如云聚集。 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四方逃散如星辰散落。 辅相们已选择避难,守令们依然越界。 官员们纷纷向西逃窜,船只向南奔逃。 我这个鄙陋之人深感愤慨,策马前往京城。 勤王之志羞于用小手段,希望能用几句话唤醒君主。 时机到来若能如云中之龙,我将戴上高冠拜见君王。 缓缓走上玉阶,跪拜君王陈述天下大事。 使国家安定,然后归隐山林。
作者介绍:宗泽(1060-1128),字汝霖,宋代著名抗金名将,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北宋末年多次抗击金军,保卫国家,后因朝廷内部斗争被排挤,最终忧愤而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宗泽对当时国家危机的深切忧虑和对士大夫阶层的失望。诗中表达了他对忠诚和正义的坚持,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宗泽的《感时》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感的诗作。诗中,宗泽通过对卿士、天王、虓将、隽臣等角色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士大夫阶层的腐败。他批评那些怀奸废忠义的人,认为他们不配为人。诗中“吁嗟世道衰,大戮加缙绅”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对世道衰败的悲叹。
宗泽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勤王救国的决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君主,使国家安定。最后,他希望在国家安定后能够归隐山林,这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忧国忧民和对士大夫阶层的失望。宗泽通过对比勇猛的将领和贤能的臣子与怀奸废忠义的人,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坚持,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宗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吁嗟世道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叹 D. 平静
诗中“勤王羞尺柄”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羞于用小手段 B. 羞于勤王 C. 羞于用大手段 D. 羞于用言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