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陶少府赴选》

时间: 2025-07-30 19:57:24

诗句

陶君官兴本萧疏,长傍青山碧水居。

久向三茅穷艺术,

仍传五柳旧琴书。

迹同飞鸟栖高树,心似闲云在太虚。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57:24

送陶少府赴选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原文展示

陶君官兴本萧疏,长傍青山碧水居。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迹同飞鸟栖高树,心似闲云在太虚。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白话文翻译

陶君的官职本来就很清淡,常年与青山碧水相伴。
他一直向着三茅山探寻艺术,依旧在传承五柳先生的琴书。
他的身影如同飞鸟栖息于高树,内心如同闲云漂浮在天际。
这正如葛洪求仙药的代价,跟梅福的恋爱风情无关。

注释

  • 陶君: 指陶少府,可能是朋友或同伴。
  • 萧疏: 官职清淡、闲散的意思。
  • 三茅: 指道教的三茅山,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 五柳: 指五柳先生,即陶渊明,他的文人身份和隐逸生活。
  • 葛洪: 东晋的道教名士,以求仙药著称。
  • 梅福: 指梅福,是个爱慕虚荣的典型。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 创作背景: 诗作的背景可能是朋友赴任时的送别,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陶少府赴选》是一首典雅的送别诗,通过对陶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自然景色来映衬陶君的心境,青山碧水象征着他心灵的宁静与淡泊。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陶君官职的叙述,表现出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则展现了陶君对道教艺术的追求,隐含着对高雅文化的向往与执着。最后两句则通过葛洪和梅福的典故,进一步强调陶君的高洁志趣,表明他不追逐世俗的名利,而是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陶君官兴本萧疏,长傍青山碧水居。”:陶君的官职很清淡,常年与自然为伴。
    •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他长期追求道教艺术,传承陶渊明的文化。
    • “迹同飞鸟栖高树,心似闲云在太虚。”:他的生活如鸟儿栖息高树,内心如云在天际飘荡。
    •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这正如葛洪求仙药的代价,与梅福的爱情无关,暗指陶君的志趣高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陶君比作飞鸟和闲云,表现其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陶君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高洁生活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青山碧水: 象征自然与宁静,反映陶君的心境。
  • 飞鸟和闲云: 表达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 葛洪和梅福: 典故用来对比,强调陶君的志趣及对名利的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陶君的官职状态如何?
    A. 繁忙
    B. 萧疏
    C. 昂贵
    D. 辛苦

  2. “三茅”在诗中代表什么?
    A. 高山
    B. 道教文化
    C. 文人
    D. 音乐

  3. 关于陶君的心境,诗中用什么意象来表述?
    A. 飞鸟
    B. 龙虎
    C. 花草
    D. 江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而李群玉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圣集夸说少年俊游,用韵记其语戏之 醉落魄(海棠) 婆罗坪 书事三绝 灯夕怀广蜀旧事 得寿藏于先陇之傍,俯酬素愿,感慨交怀 闻威州诸羌退听,边事已宁,少城筹边楼阑槛 探木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份份 祸作福阶 缀系 衣则成人,水则成田 癶字旁的字 小不忍则乱大谋 余清 巛字旁的字 赈穷济乏 冗不见治 包含嘻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两开头的成语 激将法 毛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佩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