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钓鱼》

时间: 2025-05-12 10:55:01

诗句

七尺青竿一丈丝,菰浦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55:01

原文展示:

七尺青竿一丈丝,
菰浦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
惊起沙滩水鸭儿。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手持七尺长的青色鱼竿,搭配一丈长的鱼丝,轻轻地在菰葭水边,鱼叶间感受着微风的吹拂。几次我高高举起手来,抛下香气四溢的鱼饵,惊动了沙滩上的水鸭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七尺青竿:指长约七尺的青色鱼竿。
  • 一丈丝:指一丈长的鱼线。
  • 菰浦:指生长有水生植物菰的水边。
  • 逐风吹:顺着风的方向轻轻吹动。
  • 芳饵:指香味的鱼饵。
  • 沙滩水鸭儿:指在沙滩上活动的水鸭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水鸭”,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象征着自然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年代。其诗风清新自然,以描绘山水、田园生活而著称,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时,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游玩的惬意与乐趣。钓鱼这一活动不仅是生活中的一种消遣,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钓鱼》展现了李群玉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钓鱼的乐趣。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场景,诗人手持青竿,心中自得,伴随着微风,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诗句的节奏流畅,意象鲜明,通过“七尺青竿”和“一丈丝”的细腻描写,突显出钓鱼的情境。而“几回举手抛芳饵”则展现了诗人专注的状态,细腻的动作中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惊起沙滩水鸭儿”,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还传达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细腻,让读者感受到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田园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七尺青竿一丈丝:描绘了钓鱼所需的工具,展现出诗人钓鱼的准备。
  2. 菰浦叶里逐风吹:描绘自然环境,表现出微风轻拂时的宁静与舒适。
  3. 几回举手抛芳饵:表现出诗人钓鱼的专注,突显出他对这一活动的热情。
  4. 惊起沙滩水鸭儿:通过惊动水鸭的细节,表现出自然生命的活泼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具体的物象传达了情感。
  • 拟人:水鸭子的惊起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添了活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对仗的美感,使其读起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通过钓鱼这一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竿:象征着钓鱼的工具,代表着诗人的休闲生活。
  • 芳饵:代表着自然的馈赠,象征着生活的乐趣。
  • 水鸭:象征自然生灵的活力,反映了生动的生态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手持多长的鱼竿?

    • A. 五尺
    • B. 七尺
    • C. 八尺
    • D. 九尺
  2. 诗中提到的“芳饵”指的是什么?

    • A. 鱼线
    • B. 鱼饵
    • C. 鱼竿
    • D. 水鸭
  3. 哪一句描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

    • A. 七尺青竿一丈丝
    • B. 菰浦叶里逐风吹
    • C. 几回举手抛芳饵
    • D. 惊起沙滩水鸭儿

答案:

  1. B. 七尺
  2. B. 鱼饵
  3. B. 菰浦叶里逐风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群玉的《钓鱼》更侧重于表现活动的乐趣,而王维则多了一份沉静与思考。李群玉的诗作流畅生动,王维的作品则更显深邃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凤栖梧 观庭梅 菩萨蛮 冬日写梅作 襄鄂百咏 捣油翁 今日 寿太师 其七 寿太师 其九 寿太师 其八 寿太师 其六 寿太师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祭 糸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如游龙 出尘之表 凡胎俗骨 有行 夹钟 门字框的字 雄才大略 三框儿的字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覆车之轨 包含卓的成语 香字旁的字 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孤寡不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