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2
竹枝辞
作者: 李邦献 〔宋代〕
江上渔舟叶叶轻,
峡中云雨晚凉生。
长亭宴罢客归去,
桂树夕阳啼鸟声。
这首诗描绘了江面上轻盈的渔舟,峡谷中的云雨带来了晚间的凉意。长亭中的宴席结束后,客人们纷纷归去,而桂树下夕阳照耀,伴随着鸟儿的啼鸣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邦献,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传达淡雅的情感,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竹枝辞》创作于宋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墨客常常聚会吟咏,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竹枝辞》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它通过描绘渔舟、峡谷、长亭和桂树等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的晚景。诗的开头“江上渔舟叶叶轻”,以轻盈的渔舟作为开场,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仿佛能够听到船只在水面轻轻荡漾的声音。接着“峡中云雨晚凉生”,诗人以云雨的变化来衬托晚上的凉爽,展示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环境。
在长亭的宴席结束后,客人们归去,留下的只有桂树下的夕阳与鸟声,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这里的“桂树夕阳啼鸟声”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欢乐之后的孤寂和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景致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这种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渔舟”是用来做什么的?
A. 旅行
B. 捕鱼
C. 娱乐
长亭宴罢后,诗中客人们的反应是什么?
A. 留下来聊天
B. 纷纷归去
C. 继续嬉戏
桂树夕阳啼鸟声中的“啼鸟声”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喧闹
B. 宁静
C.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