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1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11:49
遡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於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在风中追溯着绣帜的流光,站在洞庭湖的岸边,
如同噩梦般重逢,却未能识破真实的面目。
没有想到年华已逝,竟然从岭南到海边,
承接着华武之气,似乎要与星辰相接。
您放下繁重的印章比树叶还轻,我却感到满怀尘埃。
从此您将前往朝堂为国医治,留我在此怀念旧友。
“华武”指的是历史上有作为的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的气质,诗中可能隐含对前辈的敬仰。“庙堂”则常用以指代执政者或朝廷,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关心。
李曾伯,字明仲,号思翁,南宋诗人,初为士人,后因政治动荡,生活多艰,诗风多表现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友人的关怀。
此诗写于朋友董矩堂赴朝廷任职之际,诗人以诗送别,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祝愿与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句“遡风绣节洞庭滨”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设置了一个恬静而幽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接着,诗人表达对重逢的复杂情感,既有欢喜,又有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感慨。诗中“公捐累印轻於叶”一句,既是对董矩堂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愧与惆怅,显示出对友人仕途的祝福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全诗的最后两句提到“庙堂医国”,不仅展现了董矩堂的前程,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诗人在送别之际,既希望朋友能够施展才华,服务国家,又隐含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和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情感层次丰富,耐人寻味。
全诗围绕送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董矩堂的祝福与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展现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
A. 太湖
B. 洞庭湖
C. 巢湖
诗中“公捐累印轻於叶”中的“公”指的是谁?
A. 诗人
B. 董矩堂
C. 朋友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主要是:
A. 愤怒
B. 祝福与怀念
C. 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