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时间: 2025-04-28 19:13:50

诗句

展卷嗟丘也,东西南北人。

昔还行脚债,今作卧游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3:50

原文展示: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刘克庄

展卷嗟丘也,东西南北人。
昔还行脚债,今作卧游身。

白话文翻译:

展开书卷叹息这山丘,东西南北的人们都来此游览。
曾经我在此地走过,今天却是安享游乐的身躯。

注释:

  • 展卷:展开书卷,指翻阅书籍或诗词。
  • :叹息,表示感慨。
  • :山丘,指自然的地形。
  • 行脚债:指过去四处行走、游历的生活,负担着生活的压力。
  • 卧游身:形容现在的生活状态,像是躺着游玩,享受生活。

典故解析:

  • 行脚:在古代,行脚是指游历和乞讨之行,许多文人以此为生。
  • 卧游:可能借指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朴斋,晚号白雨,南宋政治家、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游览山水时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及的“行脚债”显示了诗人以前的艰辛与现在的安逸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人生的变化与哲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题江贯道山水十绝》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开篇的“展卷嗟丘也”以一种读书的态度展开,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现出对山水的敬畏与珍惜。接下来的“东西南北人”则描绘了人们四方而来的热闹场景,表现出山水之美吸引了众多游人的情景,反映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昔还行脚债,今作卧游身”则是全诗的灵魂所在,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艰辛与现在的闲适,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反思。过去需要四处奔波,而如今则是享受宁静的游乐,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身世的变迁。刘克庄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展卷嗟丘也:展开诗卷,感叹这山丘。

    • 诗人以书卷引入,表达出对自然的感慨。
  2. 东西南北人:四面八方的人们。

    • 强调山水名胜吸引着各地游人,体现了自然的魅力。
  3. 昔还行脚债:曾经我四处行走,负担着生活的压力。

    • 提及自己的过去,带有一丝无奈与辛酸。
  4. 今作卧游身:如今却是安享游乐的状态。

    • 反映出诗人对现状的满足与享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和“今”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变化。
  • 排比:使用“东西南北”强化了游人众多的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从艰辛到安逸,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意象分析:

  • 山丘: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安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书卷:象征着知识与文化,诗人通过阅读与思考来感悟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展卷嗟丘也”中的“卷”指什么? A. 书籍
    B. 绘画
    C. 地图
    D. 报纸

  2. 诗中“昔还行脚债”意指什么? A. 过去的忙碌
    B. 现在的富裕
    C. 未来的希望
    D. 旅行的乐趣

  3. 诗中提到的“卧游身”表示什么状态? A. 工作繁忙
    B. 安享生活
    C. 旅行疲惫
    D. 思念故乡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反映隐逸生活与自然的诗作。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闲适生活。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以自然为题材,但刘克庄更注重社会人情的描绘,而陶渊明则倾向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刘克庄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 令狐相公频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汉中因抒短章以寄情愫 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同游…口号见寄 荆门道怀古 秋江晚泊 早夏郡中书事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 寄杨八拾遗 罢和州游建康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变动不居 媢妬 独见之虑 教结尾的成语 龝字旁的字 公结尾的成语 祸害 曰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恶慝 胯子 廾字旁的字 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像心像意 总而言之 包含射的成语 好恶不同 更待何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